主持人:在去年的工作中,最高检案管办把业务数据分析研判作为中心工作以及引领其他案管工作的重要抓手,请您介绍一下为什么提出这样的工作思路?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
董桂文主任:2018年,我们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在全面履行业务监管职责的同时,把业务分析研判放在首位,主要考虑到:一方面,最高检党组和张军检察长高度重视和关注业务数据分析研判工作,业务数据分析研判工作做好了,可以为最高检党组、检察长和检委会的业务决策提供高质量、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是案管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一项最重要的职能作用发挥。另一方面,通过业务数据分析,可以全面准确客观真实地反映和展现一个时期内各项业务工作的成效、问题和不足,为院领导了解掌握评价各项业务工作开展情况、指导各业务条线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这也是案管部门履行业务监管职责的一个重要方面和途径。
基于这样的工作思路,我们把分析研判摆到重要位置,集中全办人力精力,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持续做好常态业务分析。定期编写全国检察业务态势分析报告,全国检察机关业务质量情况分析报告。二是深入开展专项分析研判。对全国检察机关刑事积案有关情况、全国检察机关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情况、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检察业务工作相关情况、检察机关抗诉案件情况、办理涉妇女儿童案件情况等进行分析,为检察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三是积极围绕检察改革开展分析。围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检察机关立案侦查遗留案件有关情况、全国检察机关办理监察委移送案件情况进行分析。围绕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对“捕诉一体”模式下案件办理情况进行分析。围绕刑诉法修改,对全国检察机关办理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案件情况进行分析。四是建立健全分析研判机制。建立最高检业务数据分析研判会商机制,张军检察长出席每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成为最高检党组调度业务工作的重要平台。建立省级检察院案件管理部门业务分析研判成果报送制度,推动各地业务分析研判工作有效开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去年的分析研判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在服务领导决策和业务部门工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逐步成为案管部门的“品牌产品”。我们起草的分析研判报告得到张军检察长的多次肯定,院党组通过分析研判会商机制,依托业务分析研判报告,对全国检察机关业务工作进行调度和安排。根据我们起草的全国检察业务数据分析报告,对全国检察业务提出了20多项要求,由最高检办公厅下发各省级院进行督办。我们的多篇业务分析研判报告作为参阅件首次在大检察官研讨班和全国检察长会议上印发。在最高检的带动下,各地案管部门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分析研判工作,分析研判的引领作用更加明显。
主持人:去年以来,案管办提出了“以严管厚爱促双赢多赢共赢”的工作理念,加强与被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提升办案质效,推动各地案管工作呈现新气象、新局面,请简要介绍有哪些好的做法?
董桂文主任:张军检察长在最高检内设部门及各地调研时,多次要求提高法律监督的政治智慧、法律智慧,更新法律监督的理念,特别强调,案管工作要树立“严管厚爱”的理念,既要敢于管理、大胆管理,又要出于爱护之心去监督,与被监督者共同努力防范问题的发生,赢得被监督者的理解和支持,实现双赢。更新业务监管工作理念,既是贯彻落实院党组的要求,也完全符合业务监管工作实际需要。
通过践行“严管厚爱”“双赢多赢共赢”等理念,能够有效整合业务监管合力、提升业务监管质效。例如,为积极主动服务和保障内设机构改革前期工作需要,我们对最高检在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中的所有在办案件进行流程监控,发出《关于对案件超期办理情况预先提醒的函》,取得了良好效果。各地按照“以严管厚爱促双赢多赢共赢”理念的要求,加强与办案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制定监管制度,共同解决办案问题,共同提升办案质量。海南省院案管处联合执检处下发了《关于规范执检案件受理等事项的通知》,联合侦监处下发了《关于修改延长侦查羁押期限案件应当制作的文书目录指引》的通知;四川省院案管办和办案部门共同制定年度评查工作计划,从省院公诉、侦监及申诉部门抽选检察官组成评查组,分别对全省检察机关公诉类法院判决无罪生效案件和侦监类无罪逮捕赔偿的特定类型案件进行全面评查,案管部门发挥好统筹管理、执行督办和全局把控作用;甘肃省院案管办组织召开了省院业务协调会,通报了业务监管情况,就未检部门、公诉部门管辖案件范围、侦监案件受理时限达成一致意见,就流程监控工作开展达成一致意见等等。
主持人:案件信息公开是检务公开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人民群众非常关注,希望更多地了解检察机关办理的重要案件信息、程序性信息,更加方便地了解、参与、监督检察机关办案活动。请您介绍一下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公开工作的基本情况和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效。
董桂文主任:案件信息公开是促进检察机关规范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举措。2014年10月,最高检建立了统一的“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网”,全国检察机关在统一的平台上公布案件程序性信息、重要案件信息和法律文书,接受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预约申请,实现了办案流程、办案结果和办案法律文书的全面公开。截至2018年底,全国各级检察机关通过互联网,共公开案件程序性信息875万多件、发布重要案件信息54万多件、公开法律文书364万多件,接受辩护与代理网上预约27万多人次,有效提升检察机关司法办案公信力,得到人民群众普遍好评。
案管办是案件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2018年我们把案件信息公开工作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案件信息公开作为提升监管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向社会公开法律文书、向当事人等公开办案节点进展情况等,既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司法公开等新需求,又引入外部的监督力量,倒逼办案部门规范司法,达到以公开促公正赢公信的效果。我们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案件信息公开工作专项调研,先后赴广西、云南、宁夏、福建、海南等地进行实地调研,着力解决应公开不公开、不规范公开等突出问题,着力推动实现应公开尽公开。对全国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公开工作2018年上半年和全年情况分别进行通报,在总结各地工作情况的同时,重点通报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报发出后,各地高度重视,纷纷开展有针对性地整改,有力提升工作水平。同时,指导广东省院和海南省院,探索适度扩大法律文书公开范围、适度开展部分类型法律文书公开节点前移等试点工作,为下一步修改完善《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工作规定》,深化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公开工作奠定基础,以更好地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最高检案管办在对下指导方面也有一些新举措、新方式,特别是印发了《关于充分发挥案件监督管理职能作用服务保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关事项的通知》,注重在服务大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请您给我们介绍这方面的亮点工作。
董桂文主任:我们认识到,全国案管工作面临很多新形势新任务、新理念新要求、新情况新问题,最高检案管办必须着力加强对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工作的综合指导力度,努力破解案件管理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促进全国案管工作均衡、全面发展。一年来,最高检案管办着力加强调研指导,先后赴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山东、陕西、河南、广西、西藏、海南、云南、福建、宁夏等地开展实地调研;着力强化规范指导,制定了《关于充分发挥案件监督管理职能作用服务保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关事项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着力深化理论研究。与《人民检察》杂志社共同主办“检察机关案件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征文活动,联合检察出版社创建《检察业务指导与参考》连续出版物,与四川大学法学院建立检校共建合作关系;建立涵盖33个省区市,共计73个院的第三批最高检案件管理工作联系点,切实发挥联系点在沟通情况、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在这里,我重点介绍一下制定《关于充分发挥案件监督管理职能作用服务保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关事项的通知》的情况。2018年案管部门在强化业务监管、保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规范进行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历时三年,2019年处于首战告捷、再掀新一轮强大攻势的“转段之时”,对案管部门的业务监管职责履行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形势新任务,更加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案件的监管工作,促进检察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有力开展,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这个《通知》。
《通知》就涉黑涉恶案件的受理流转、流程监控、涉案财物管理、案件信息公开、质量评查、数据审核和分析研判提出了20条具体的要求。在案件的受理流转方面,要求建立“绿色通道”、加强标识审查、准确填录案卡、提高流转效率,受理案件后,立即制作、上传电子卷宗,一般当天将案件分配给专门组织或人员办理,将纸质卷宗、材料移送办案部门,尽量缩短案件在案管部门的流转时间。在案件流程监控方面,要求落实监控责任、实行每案必监控、明确监控重点、及时移送线索,把涉黑涉恶案件作为流程监控的重点关注案件,全面、全程、全员监控办案情况,确保流程监控全覆盖、无死角。在涉案财物管理方面,要求严格涉案财物接收审查、做好涉案财物保管、督促涉案财物及时处理,对于案件办结时承办检察官没有提出处理意见的,应当督促提出处理意见,对于人民法院在判决书中没有对涉案财物作出处理意见的,应当督促相关办案部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防止涉案财物在检察机关长期积存。在案件信息公开方面,要求加大公开力度、提高公开质量、强化公开监管,协调相关部门把涉黑涉恶案件的批准逮捕、提起公诉等情况作为重要案件信息依照程序予以发布,同时及时公开相关法律文书,依法向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公开程序性信息,形成扫黑除恶震慑效应,达到办理一案、警示一片的效果。在案件质量评查方面,要求开展专项评查、优化评查组织、突出评查重点,省级院案管部门要单独或者会同办案部门,对本省每年已办结的涉黑涉恶案件至少组织或部署一次专项评查,对有关情况进行深度分析研究,并形成评查情况专项报告。在数据审核和分析研判方面,要求按照本院“扫黑办”等部门需求,及时提供检察机关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情况基础表、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情况基础表、办理恶势力犯罪情况基础表等,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检察业务数据专项统计检查,强化对涉黑涉恶案件的分析研判,为领导决策和区域社会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通知》下发后,各地普遍反映各项要求符合案管工作实际,一段话一项工作,一句话一项要求,不“穿靴戴帽”,不面面俱到,指导性和针对性都较强,对于指导各地案管部门发挥业务监管作用、服务保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也会加强对《规定》执行情况的调研评估和跟踪问效。
编辑:刘艳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