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案例
庭审现场 更多
  • 从泄露商业秘密、“蚂蚁搬家式”职务侵占到兜售隐私——

    2000万元触手可及的融资被紧急叫停,租用的写字楼缩减一半面积,春节前被迫裁员一半……今年初,对于某人工智能公司来说,是一个遭遇“内鬼”后垂死挣扎的寒冬,用公司负责人的话说是“已经躺进了ICU”。 这家公司的遭遇并非个例。查阅新闻可以发现,2023年以来先后发生了某电商平台普通员工1年受贿超9200万元、某短视频平台内部反腐辞退61人等案件,企业内部人员违法犯罪已经成为公司治理的突出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记者掌握的涉及公司“内鬼”的案例中,除传统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类犯罪以外,通过出卖企业商业秘密、软件代码、内幕交易信息等损害公司利益,以及出售客户隐私等侵犯社会公众利益的类型企业内部犯罪,也开始高频闪现。[详细]

  • 餐厅卫生有问题?原是“内鬼”自导自演

    近日,最高检发布一批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利用网络暴力侵犯企业合法权益典型案例,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敲诈勒索案入选,办案检察官陈莹璐谈起该案用了五个关键词:摆拍视频、敲诈东家、网络水军、电子数据审查、诉源治理。雇用网络水军“曝光”视频并扩散有了视频之后,王某通过境外赌友联系该餐饮企业负责人刘某索要钱财,并威胁称“如果不想事情闹大,就拿500万元封口费”。[详细]

  • 身在菲律宾的他专门为电信诈骗犯罪团伙提供“二级卡”转移赃款,指挥身在国内的母亲收集、提供银行卡并接收、提现赃款——

    近日,陈某等14人涉嫌诈骗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开设赌场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宣判。[详细]

  • 25万余条销售员信息成了他的“投名状”

    当天深夜,民警在黄某新入职公司的上司邹先生家中,发现了124页印有A保险公司销售业务员信息的文件。2022年9月21日,A保险公司法务余先生报案称,公司离职员工黄某于在职期间利用职权申请下载公司在职、离职销售业务员个人信息合计25万余条,后私自打印2.8万余条并带离公司。跳槽本是职场员工权衡利弊后的常规操作,而黄某竟为了在新公司“做出点成绩来”,在离职前违规获取原公司销售业务员个人信息25万余条,并将部分信息予以打印,后将该打印件放在新公司上级的桌上……3月31日,上海市静安区检察院以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黄某提起公诉,同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详细]

  • 徒步翻山至缅甸 男子因偷渡被判刑

    “缅北是天堂,处处是黄金!”有人竟抱着这样的幻想,徒步翻山偷越边境到缅甸务工,最终被判处刑罚[详细]

刑事 · 治安 更多

非法采金污染环境 11人团伙被摧毁

民警不懈追凶三十载 命案积案真相大白

随着行动指令下达,民警迅速行动,将潜逃30年的命案在逃人员周某抓获。此时,距山西省霍州市王庄煤矿发生的一起命案已过去30年。[详细]

民事 · 经济 更多

育种户违约私售优良稻种赚差价

网购进口水果货不对版起诉商家和平台

某旗舰店作为经营者,未依法对采购的食品进行查验,未能提供案涉榴莲的相关报关单及合格证明,未履行经营者的法定审核义务,属于明知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法院遂判决某旗舰店向龙某退还货款,并支付1000元赔偿金。近日,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涉及进口水果的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判决某旗舰店退还货款,并支付1000元赔偿金,某网购平台公司无需承担赔偿责任。法院审理后认为,某旗舰店销售的冷冻榴莲肉产品属于进口食品。[详细]

行政 · 公益 更多

百岁酸枣树有了“身份证”

废铅蓄电池有了自己的“家”

日前,河南省郏县检察院检察官走进一家电动车售后维修门店开展“回头看”,发现店内设置了废铅蓄电池专门存放区,并在显著位置张贴了废铅蓄电池警示牌,这些废电池终于“有家可归”。[详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