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君
它扎根改革开放后广州首个中央商务区,守护着素有“广州中环”美誉的辖区安宁;它先后荣获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等殊荣,用忠诚与担当书写为民答卷。它,就是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越秀区分局华乐派出所。
自1986年建所以来,华乐派出所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精心打磨的“五乐”工作法,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党建红”引领“公安蓝”,是华乐派出所的兴业之基。所党支部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刻在心头,带领民警辅警干事创业。为让队伍本领过硬,他们量身研发《指挥调度》《案件办理规范》等17门业务教程,从接处警细节到信息研判逻辑,逐项打磨实战技能。青年骨干总结的“基层调解五步法”“处警规范三字经”等实用工作法在全市推广,成为民警手中的“业务宝典”。如今在所里,“比学赶超”蔚然成风,一支政治硬、业务精的队伍正成为辖区平安最坚实的屏障。
老旧小区与现代商圈交织的辖区里,智慧警务正让“乐居”愿景照进现实。华乐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内,大数据平台实时运转,通过数字建模向民警精准推送核查指令,让警务效率提升60%以上;夜幕中,“夜鹰”巡逻队与无人机组成“地空搭档”,三年来让可防性案件实现“零发生”。针对高发的诈骗警情,民警们化身“漫画家”,绘制“养老诈骗陷阱”“网购退款猫腻”等系列漫画,走街串巷张贴讲解。
“看到红马甲巡逻队,心里就踏实!”华侨新村居民袁小姐的感慨,源于华乐派出所的“1+1+N”群防群治模式。第一个“1”是20人组成的义务巡逻队,日夜守护街巷;第二个“1”是邻里志愿服务队,医生、律师等志愿者用专长解民忧;“N”则是近600人的“乐叔乐婶”互助队,分成76个最小应急单元,实现“重点部位有人守、日常隐患有人查”。社区民警单志辉扎根辖区,带着志愿者用脚步丈量每寸土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这一模式也成了越秀区社区自治的标杆。
2022年,华乐派出所建立“乐心”心理服务驿站,邀请心理咨询师、社工、律师常驻,为群众提供“心灵按摩”。而派出所的人民调解室则联动街道、司法等部门,针对邻里纠纷、物业矛盾等诉求精准匹配资源,形成“驿站疏导+调解室化解”的闭环。
辖区街头,8名来自3个国家的“老外本地通”与民警组成的“乐华”服务队格外亮眼。他们为辖区内的外籍人士提供租房、就医等日常生活指引,帮助新来的“老乡”快速融入社区。
从“乐业”强队伍到“乐居”护平安,从“乐巡”聚合力到“乐心”解忧愁,再到“乐华”促融合,华乐派出所的“五乐”工作法,正以最贴近民生的方式践行着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这里,每一项举措都回应着群众期盼,每一次坚守都守护着万家灯火,这支扎根基层的公安队伍,正用忠诚与担当让“平安”与“幸福”成为辖区最温暖的底色。
编辑: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