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社会治理“心”模式绘就平安和美画卷

2025-03-24 15:35:0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颖 见习记者 胡建霞

社会善治,由心而治。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能够从源头上疏解情绪、预防矛盾、化解冲突,真正夯实社会治理之基,助力实现群众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图为第二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创新发展大会会场

春风万物生,人间好时节。3月19日,第二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创新发展大会在四川启幕。与会专家学者、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共建·共治·共享——以社会心理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题进行交流探讨。

数字赋能打造“心防”工程

“过去我们总把心理问题当‘病’治,现在要把它视为‘社会风险预警器’。”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付强介绍,与首届大会不同,这次会议被赋予了更深的使命——从经验总结转向创新破局,为健康中国、平安中国筑牢心理防线。

图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高端对话

自贡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林兵介绍,作为老工业城市,自贡曾面临经济转型中的社会矛盾与心理危机。该市确立“党政领导、卫健政法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机制,搭建起四级平台、五支队伍、六大机制、七类人群的“4567”工作体系,为1199万余人次提供前置心理服务,实现了矛盾纠纷和刑事案件数量的大幅下降。

自贡市研发社会心理服务平台“智悦盐都”,实现与市综治中心“智治盐都”平台数据联动,设置心理筛查建档、心理问题分流分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一键报警等功能。对因突发心理问题产生过激行为的人员及时预警,通过“智悦盐都”系统调集专家现场干预、“智治盐都”平台聚集应急处置力量,探索应急处置智治化、链条化“心”路径。

“通过整合卫健、教育、公安等部门数据,构建心理健康风险预警机制,推动社会心理服务共建、共治、共享。”重庆两江新区政法委副书记、信访办主任罗玉超介绍,两江新区依托“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开发“心悦两江”应用端口,提供心理测评、心理服务预约7×24小时线上线下服务。自去年12月上线以来,完成线上测评2万余人次,危机干预响应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缩短至10分钟。2024年,两江新区加强专业力量和基层力量联动配合,成功处置多起在校学生紧急危机,挽救了生命,拯救了家庭。

织密重点人群心理健康防护网

“社会心理服务既需要关注个体心理问题,更要关注和解决群体心理和社会心态问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院长李韬呼吁建立社会心态预警系统,创建党委政府与心理学、精神医学、社会治理等多学科专家参与的联合研判机制,对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心理风险进行早期识别和预警。

近年来,婚恋家庭纠纷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风险源之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中心主任王琴介绍,钟山区总结提炼婚恋家庭纠纷“推送、化解、关注、回访”工作法,将心理疏导服务纳入“三级化解”环节,推动综治、公安、基层组织信息联动、纠纷联调,有效减少矛盾纠纷发生。

在钟山区化解的一起矛盾纠纷中,因大女儿发生车祸死亡,夫妻产生矛盾,丈夫因此赴外省打工,夫妻感情破裂办理离婚手续,妻子再婚后,儿子心理出现问题。丈夫赶回来,扬言要让前妻付出代价。“收到线索后我们开展联动工作,先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同时稳定孩子父亲的情绪,最后成功调解。”王琴说。

为加强重点人群管控、筑牢安全稳定屏障,自贡市在公安监管场所、社区矫正场所、信访接待场所等设立心理辅导室2189个,配备专业人员成立危机干预专家组,为群众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同时健全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帮扶体系,制定特殊人群日常筛查及个性化疏导方案,将心理疏导融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中,近三年共疏导化解130189起矛盾纠纷。

构筑百姓家门口的“心灵港湾”

“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社会心理服务的普惠性,需要提高心理健康服务供给与群众多样化需求的匹配度,打通‘最后一米’,让更多人在‘家门口’享受心理服务。”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刘正奎说。

如何破解人口小规模城市专业人才短缺难题?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委政法委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主任杜银雪介绍,金川区通过筑基拓网实现镇街、村社心理疏导室全覆盖,成立全省首家政府主导的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进行系统推进,构建1个中心引领、2条热线联通、3支队伍支撑、3类服务覆盖、N个站点下沉的“1233N”模式。同时,成立金昌市心理援助协会,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项目,对600余名困境儿童进行慰问和心理关爱。

图为第二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创新发展大会主会场

“社会心理服务重在全民认同、全民参与,张家港提出‘全民健心’的理念,旨在将心治与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一体推进。”张家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钱晓东介绍,张家港依托市级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第四人民医院心理咨询中心及“全民健心云平台”等开展线上线下心理咨询服务。开通七条心理服务热线,组织近1400名心理服务志愿者下沉基层,解决群众心理困惑。“全民健心云平台”以17万用户量实现心理服务广覆盖,全市违法犯罪警情持续下降,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人心治、天下安。“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社会治理的‘柔性基石’,既是社会稳定的‘减压阀’,也是凝聚共识的‘黏合剂’,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标尺’。”李韬表示,当社会心理服务的触角深入人心的褶皱,一幅更具韧性、更有温度的社会图景正徐徐展开。

编辑:李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