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宁波鼓楼站派出所织密轨道交通“平安网”

2025-02-17 16:10:28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本报记者 王春 本报通讯员 胡霄 莫斐

2014年5月30日,浙江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运营,宁波这座城市迎来了地铁时代。鼓楼站派出所作为宁波市公安局轨道交通治安分局最先实体化运作的派出机构之一正式成立,管辖宁波轨道交通17个重要站点及东鼓道商业步行街。其中,东鼓道商业步行街是全国建筑面积最大的地铁两站一区间商业体,建筑面积3.15万平方米,最高日客流量达17万。

鼓楼站派出所现有民警18名、辅警124名。多年来,该所从无到有、从线到网,全心全意护航市民平安出行,获评“全省清廉公安建设示范单位”、浙江省“三能榜样·最美警队”等荣誉。

聚点成势 党建联创

为顺应社会发展格局,鼓楼站派出所以党建工作作为核心驱动力,通过开展“党建统领,平安共创”为主题的支部共建活动,派出所与宁波轨道交通站务分中心五个党支部达成“红色纽带”共建协议。

在一场红色党建沙龙活动中,青年民辅警同轨道交通运营分公司的站务员们畅谈工作中的难忘点滴和身边感人事迹,并围绕“我向身边典型学什么,我为平安轨道做什么”共塑未来努力方向和目标。

依托“红色纽带”党建联盟,2024年以来,鼓楼站派出所与轨道交通站务分中心累计开展平安出行宣防活动10余场次、“开门纳谏”20余场次、青年文明号志愿服务30余场次。通过警务+站务工作融合,共同致力轨道平安建设。

高效协调 联管共治

在鼓楼站派出所的东鼓道商业街辖区,有个与众不同的“消防站”,灭的是人心头的“火”。

某日,一商家与管理公司因租金问题产生矛盾,形势如同水火。民警杨中文火速出动,将双方约至工作室。初调解时,对峙双方剑拔弩张,出来后却雨过天晴。2024年以来,“老杨工作室”走访辖区商铺累计1200余次,摸排矛盾纠纷线索30余条,有效化解疑难矛盾纠纷11件,开展大型普法宣传6次。“老杨工作室”充分发挥矛盾纠纷前期化解的积极作用,为构建平安站区打下了稳固基础。

在构建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方面,鼓楼站派出所紧密联系轨道运营公司、消防、工商等职能部门,通过多部门协调,让信息资源得以优质共享,各类隐患得以一一排查、及时处理,辖区各站点的应急处突能力明显提升,真正实现了“多轮驱动,同心共治”,为织密宁波轨道交通“平安网”作出了积极贡献。

精准反诈 一体多元

2024年11月,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嘉年华活动在宁波轨道交通鼓楼站“甬城惠客厅”举行,吸引了轨道乘客、周边市民800余人广泛参与。一个个颇具挑战的趣味互动小游戏,给来往乘客和市民朋友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注意到了平时不太关注的细节,今后生活中遇到类似的诈骗手段,也会第一时间想到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提醒身边的家人!”参与现场活动的乘客崔女士这样说道。

在全民反诈的战场上,鼓楼站派出所勇于探索创新,着力打造寓教于乐、融学于趣、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式反诈宣防阵地。

宁波首列反诈主题地铁亮相、浙江省内首个地下反诈主题街区等多种形式的反诈主题活动切实提升了轨道乘客、辖区商户、站点员工的识诈、反诈能力。

除此之外,鼓楼站派出所还为辖区商户和轨道交通员工开展反诈“送教上门”服务。据悉,自该项服务开展以来,累计开课30余场次,覆盖受众1700余人,为构筑轨道辖区更加坚实的反诈防线奠定了基础。2024年全年,东鼓道商业街未接报一起群众遭电信网络诈骗警情,成功实现全年无诈目标。

情暖百姓 必应必果

2023年5月23日,一位孕妇在地铁站内突然血流不止,躺在地上无法起身。见此情形,站点执勤的辅警立即拨打了120,把警服叠成的简易枕头垫在孕妇头下,让她保持呼吸畅通,3名警力围成一个保护圈守护着孕妇,等待医护人员赶来。此事件经人民日报、新华网报道后,赢得了网友纷纷点赞:好有安全感的保护圈!

鼓楼站派出所辖区日均总客流量50万人次,年运送乘客6000万人次,诸如老人迷路、儿童走失、受伤救护等各种社会求助时刻考验着民辅警们的“服务水平”,类似的好人好事每天都在上演。20多封感谢信、10多面锦旗叙述着派出所的暖心故事。

人潮涌动,繁华背后,防控压力犹如一座无形的大山,鼓楼站派出所的全体民辅警将其精心雕琢成了一份份“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的服务群众优秀答卷。

编辑:李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