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颖 见习记者 胡建霞
“结合花园城市建设,做大做强花卉产业”“研发‘卢沟晓月’‘四季鲜花宴’等独具特色的丰台味道……”10月18日,在北京市丰台区,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拓宽农业发展新路径”主题,一场别开生面的专题协商会正在进行。
图为丰台区政协召开“做好‘土特产’文章,拓宽农业发展新路径”专题协商会现场。
“从丰台芍药、草桥菊花,到长辛店白枣、方庄餐饮街,丰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土特产和美食文化,可以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创建土特产数字展览馆,让乡村‘土味’香飘四海,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丰台区政协委员、丰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专职责任督学谭永芳说。
“数字技术助力农村拓展出稻田画、油菜花海、归隐体验以及田园音乐会等农旅融合新路径,也是文化创意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主要模式。”丰台区政协委员、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情报研究所研究员张京成建议各乡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升土特产附加值,打造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在这场专题协商会现场,丰台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来自不同界别的政协委员围坐一起,共商共量。委员们建言献策,把脉开方,和相关部门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目前市场上的有机农产品存在真假难辨、有价无市等销售困境,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可以提升有机农产品认证的公信力。”丰台区政协委员、国信金业(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欢说。
丰台区政协委员、丰台区农业农村局动物卫生管理科科长吴宏锐提出,在本土资源开发方面,丰台区缺少爆款的园区和景点,有待从顶层规划、内容设计、技术支撑等方面加以完善,应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产业链,让土特产出圈“潮起来”。
“我们将重点打造‘稻、花、枣、菜’地区土特产IP,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道路。”丰台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丰台区将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龙头、补链条、新业态、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用一个个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土特产,更好地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一场协商议事会犹如一座“连心桥”,一头连着百姓忧乐,一头连着政府决策,每条建议都饱含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丰台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冯晓光表示,近年来,丰台区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搭建“商量”平台,邀请政协委员和各方代表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在政协平台上深度调研,反复协商,增进共识,为地区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
图为首科大厦委员工作站。
在全区基层街镇、功能区、楼宇建立28个委员工作站和“悦读书屋”特色履职平台;在市政协指导下着力打造“京华议事厅”协商平台,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密切委员与界别群众的联系;2021年以来,丰台区政协就50项重点议题开展调研协商,提出意见建议900余条,立案提案670件……一份份精准务实的建言,体现了服务大局的担当作为;一个个勇毅笃行的身影,映照出协商为民的鲜明底色;一次次创新发展的实践,绘就了花园城市宜居宜业的锦绣画卷。
编辑:胡建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