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颖
在新疆的校园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育人实践,把民族团结“同心圆”画在学生心田。近日,《法治日报》记者走进新疆的三所学校,见证莘莘学子同气连枝蓬勃生长,争做新时代民族团结小小石榴籽的动人景象。
启智润心 写好中国字
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的梨香小学,地处别称“梨城”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有来自12个民族的3300余名学生。
“铃……”
随着大课间铃声响起,学生从教学楼鱼贯而出,到操场列队集合。口号嘹亮铿锵有力的武术操,一招一式行云流水的太极拳,身姿矫健绳影翻飞的单摇跳,尽显少年学子的活力与风采。
梨香小学党支部副书记、校长刘敏告诉记者:“大课间时长为40分钟,安排太极拳、抖空竹、广播操、花样跳绳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学生在练出好体格的同时,能够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大课间后,教室传来琅琅读书声,声声入耳,学生正漫步在国学经典《论语》的字里行间。
梨香小学以儒家“礼”文化为教学重点,在开设国家基础课程的同时,将《论语》融入日常教学中,学生通过对古籍经典的诵读赏析,习得做人处事之道。
“我练习书法已有两年,我要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学生赵梓瀚告诉记者,他的得意之作10米长卷书法习作正在学校展出,这让他颇感自豪。
在基础课程之外,学校还开设了书法、蜡染、粘土、水墨画、葫芦丝等30余个特色社团课程,在启迪心智、浸润涵养、陶冶情操中滋养学生家国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
“各民族学生教学同步、语言同学、课间同乐、用餐同桌、节日同庆,有效促进学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全体师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梨香小学党支部书记李君说。
梨香小学自2014年9月成立以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办学育人,致力于打造礼香、书香、墨香、艺香校园,培育“德香行雅、智香思灵、才香艺美、身香体健”的心香少年。
培根铸魂 讲好中国话
“咚……咚……咚……”
在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操场上,百余位头系白羊肚手巾、腰扎红腰带的学生表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安塞腰鼓。
在腰鼓队成员帕热·吐迪玉苏甫眼中,安塞腰鼓不仅是一个乐器,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蕴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精神时刻激励着我要勇于面对困难、直面挑战,只有拼搏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音乐的旋律可以直抵人心。“在拉二胡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传统乐器的独特魅力,这让我非常着迷。”学习二胡已有三年的七年级学生夏依旦·图尼亚孜正在演奏《义勇军进行曲》。
在围棋社团,小棋手们以棋会友,方寸之间尽显博弈风采;在古筝社团,筝筝小将以慷慨激昂的筝韵奏响《沧海一声笑》;在国学课堂,学生手拿竹简端坐几案前,悦耳的诵读童音响彻教室;学生们还临摹名家书法,赏析汉字的美学意境;剪窗花、习舞蹈,感悟民俗技艺的匠人匠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植文化自信的沃土。建校21年来,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大力推行国学教育,采取表演情景剧、诵读经典事迹、制作传统手工等方式,开展诗文诵经典、戏曲进校园等多项活动,把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
该校校长库尔班·尼亚孜告诉记者,学校以国家通用语言授课,就是要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融合,引导学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
因材施教 教好中国娃
在这里,多民族学生在秧歌、书法、剪纸、民乐等非遗文化课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里,二胡、竹笛、扬琴、古筝、琵琶等多种乐器奏响“小小音乐家”梦想曲;在这里,活字印刷、衍纸、趣味科学等多个特色课程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渴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非遗文化在这里相映生辉、薪火相传。
这里是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第七中学,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注重文化润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技强校。紧扣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精髓,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开展了一系列特色课程,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心里‘活’起来。”温宿县第七中学校长魏福胜说。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走进学校大礼堂,学生们身穿传统戏服,用稚嫩的唱腔、精湛的表演惊艳全场,引得观众阵阵喝彩。
“起步,走!”操场上,由中学生组成的国旗护卫队在国旗下集结,他们动作整齐划一,步伐铿锵,气势如虹。队长艾科热木•吐尔迪自豪地说:“护卫国旗,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和使命,穿上这身礼服我深感骄傲,一股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在温宿县第七中学青少年校园科技节上,展出了机器人、飞机模型、无人机、空间站等科技感十足的学生作品,“这是汽车搭载的超声波传感器,可以感知物体的存在,发出躲避指令,车辆就可以避开物体。”艾赛江介绍说。
“我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遵循因材施教、通专结合、科教融合等理念,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魏福胜说,在2024年全国室内锦标赛男子400米决赛中夺冠的艾力西尔·吾买尔就是从这个学校走出去的。
如今,手足相亲、团结一心、抱团取胜已成为全校师生共同信守的“石榴籽”精神内涵。
编辑:胡建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