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蒲晓磊 刘玉璟
一张桌子,几个小板凳,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什么。
“社区有不少居民都有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现象不时发生,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个问题,社区决定在小区集中设置充电桩,大家都很高兴,现在正在商量安装细节。”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八廓街道绕赛社区副书记格桑达瓦说。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随“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雪域高原焕新貌”调研采访活动来到拉萨,看到了绕赛社区正在举行的“甜茶议事”。
格桑达瓦告诉记者,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绕赛社区打造以“同饮一杯茶,共商一件事”为主题的“甜茶议事”,通过“听群众说事、让群众议事、向群众晒事、邀群众评事”,逐步形成“有事好商量、遇事来商量、做事多商量”协商议事模式。
八廓街道办事处地处拉萨市城关区中心地带,下辖八廓、冲赛康、夏萨苏、鲁固、绕赛、白林、丹杰林7个社区。截至目前,辖区有8439户、20533人,是汉族、藏族、回族、白族等多民族混居的城市街道。
为帮助各族居民解决实际问题,保障居民“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八廓街道筑牢社区服务管理阵地,推动社区打造适合自己的协商议事模式。比如,丹杰林社区推出“早茶议事亭”,在基层治理中注重提高群众的参与度,调动群众积极性,激发群众创造力,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实现“口碑”与“成效”双丰收,助力基层治理工作走深走实。
“为进一步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我们还筑牢文化活动阵地。截至目前,已建立1个街道文化站,7个社区设立文化中心、图书馆、母婴坊等公共服务设施。”八廓街道统战委员格桑顿珠说。
近年来,西藏坚持把社区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阵地,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民族工作新路子,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取得新成效。
记者了解到,西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时了解社情民意,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编辑:李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