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颖 见习记者 胡建霞
7月26日,最高检、最高法、公安部联合举行“依法惩治跨境电诈犯罪 守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新闻发布会,发布依法惩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10件典型案例,其中包括4件近年来最高检、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的重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案件。
图为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副厅长胡春健
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副厅长胡春健介绍,该批典型案例主要呈现四大特点。一是突出打击重点,依法严惩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办案机关锚定“关键少数”,依法重点打击犯罪集团及其组织者、策划者、指挥者和骨干成员,以及为跨境电诈等犯罪活动提供庇护的组织和个人。在梁某等人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等6起案件中,办案机关深挖彻查,依法严惩犯罪集团“金主”,从定罪量刑、法律适用、政策把握、财产处置等方面体现依法从严。其中两起案件“顶格”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全部财产,释放全面从严惩治强烈信号,形成有力震慑。
二是坚持分类处置,精准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于涉案人数众多的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案件,特别是公司化运作的诈骗集团,注重分类分层处理,区分犯罪链条上不同环节行为的性质,准确认定不同层级人员的刑事责任。10起案件均将犯罪集团内部职务头衔作为分层处理的重要参考,同时结合行为人参与时间、犯罪金额、认罪认罚等情况,综合认定其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做到罪责刑相适应。
三是准确适用法律,确保诉讼过程充分彰显公平正义。各办案机关准确认定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依法公平公正办理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在唐某某诈骗案中,司法机关准确适用法律,依法认定唐某某的行为构成自首,但对其胁从犯的辩解不予认定。陈某某等人诈骗、偷越国(边)境案中,明确以虚假事由申领出入境证件,出境后即前往诈骗犯罪窝点的,构成偷越国(边)境罪。
四是积极追赃挽损,努力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各办案机关积极调查犯罪集团成员及其家属的财产情况,将追赃挽损工作贯穿刑事诉讼全过程各环节。在李某某等人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中,已判决案件适用罚金刑总额达人民币5167万余元,有力铲除电诈集团赖以滋生蔓延的经济土壤,办案机关追回损失近2亿元人民币,切实维护被骗群众合法权益。
编辑:李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