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警官,我刚收到一条医疗保险退费的陌生短信,说点击这个链接就能办理退费,这能信吗?不会是诈骗吧?”
“是诈骗!陌生短信不要轻信,网址链接有陷阱,凡涉及医疗保障政策的调整,市医保部门会通过官方渠道向社会公开。”江苏省徐州市公安局云龙分局黄山派出所绿地北社区民警张琳琳向居民李某解释道。
自开展“全警反诈 全民反诈”集中宣传百日攻坚行动以来,徐州市公安局云龙分局深入贯彻省、市工作部署要求,秉持“以防为先”的工作理念,找准宣传发力点和着力点,全面推动分局反诈工作再上新台阶。黄山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因地制宜开展“线上+线下”“动态+静态”“大水漫灌+精准滴灌”等多渠道、多模式的“复合型”反诈宣传工作,将密切警民关系与提升辖区居民识诈防诈能力紧密结合,有效提升群众防诈骗的能力,激发群众参与反诈活动的积极性,营造了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5月份至今,绿地北社区实现电诈案件零发案,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盯紧重点全渗透 反诈宣传不停歇
“辖区内商场、银行、校园较多,我们采取实时宣传、持续跟进的模式,根据群众的职业和工作特点,点对点进行专项反诈预警。”社区民警张琳琳说道。
据了解,绿地北社区及周边共有211家沿街店面,每天人员流动性大,针对这种情况,张琳琳每天制定走访计划,对店铺经营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专属”微信群,每周组织召开专题反诈宣传培训会,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提醒大家切莫相信动动手指就能赚钱的“好事”,确保反诈工作渗透到重点部位和人群。
针对老年人、学生、企业员工等易被骗人群进行定向宣传培训,社区民警深入敬老院、老年活动区等老年人聚集场所举办反诈培训,借助“护学岗”向学生家长讲解防范电诈知识,动员企业管理层将反诈宣传纳入日常工作,提升员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
反诈元素广覆盖 打造“沉浸式”体验
“我们小区路两边每间隔几米就有一个反诈宣传牌,都是卡通样式的,孩子每天放学经过都要在那玩一会儿,这个设计真不错,令人过目不忘。”社区居民张女士说。
5月以来,民警在绿地北小区发放反诈宣传单1098份,设置各类反诈“地标”100个,真正做到5米一处反诈元素,全力实现“见缝插针”式反诈宣传。为扩大社区反诈宣传覆盖面,黄山派出所在绿地北社区主干道打造反诈宣传长廊,将各类真实案例、常见诈骗手段、相关法律知识通过讲故事、画漫画、编顺口溜等形式进行展示,吸引辖区居民驻足观看。同时悬挂反诈霓虹灯、“网红”反诈标语,形成宣传“打卡地”,为居民送上全覆盖“沉浸式”反诈宣传体验。
此外,黄山派出所提炼出反诈“小常识”、防骗“小贴士”、防骗“小案例”,创新推出流动反诈小推车,制作爱心反诈标签、台历、挪车牌、扇子和布袋等实用“小物件”,发放给辖区群众,民警用真心、真情搭建起爱民、为民的桥梁。
精准宣教零距离 反诈援助及时达
“社区民警在小区微信群内每天传授防骗技巧,遇到可疑来电,民警在群内第一时间进行劝阻,再也不用担心自己被骗了。”小区业主刘先生说。
黄山派出所在辖区成立一支由民警、物业管理人员、义警队员、楼户长组成的反诈宣传队伍,将反诈安全提示,当前高发、多发的反诈案事例第一时间推送到小区微信群。在入户宣传时,社区民警邀请部分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参与反诈宣传,由当事人现场讲述被骗经过和心路历程,使群众更直观、更真切地了解诈骗手段、提高防范意识,做到反诈宣传入脑入心。
截至今日,绿地北社区共建立各类网格微信群28个,成员数达5023人,真正做到绿地北社区居民100%进群,实现了“宣传天天有 预警及时达”“业主爱咨询 民警问必答”“社工精反诈 劝阻有办法”的良性循环。绿地北社区民警已回访电诈案件当事人30人,成功预警疑似被骗人员15人次,解答社区居民提问及提供求助500余次,止付金额达90余万元,切实守护群众财产安全,全面提升辖区居民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张蔓芸 邵威)
编辑:李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