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坚持以教育改造罪犯为中心任务

全力打造平安、法治、文明监狱

2025-02-20 09:33:16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婕

1月12日,《新闻联播》以《巾帼展现担当 用心用情塑新生》为题,约3分钟时长,专题介绍浙江省女子监狱先进事迹。浙江省女子监狱是全国监狱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全国监狱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监狱法,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推进平安监狱、法治监狱、文明监狱建设,努力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平安监狱,是社会稳定的坚固基石。司法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牢固树立“大安全”理念,构建“大安全”格局,持续健全监狱安全的长效机制,抓好监管安全制度落实和监督,彻查彻治问题隐患,确保政治安全、监管安全、生活卫生安全、队伍安全等,2024年全国监狱未发生罪犯脱逃、重大狱内案(事)件。

北京监狱自觉扛起“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职责,主动将监狱工作放到维护首都政治安全、社会大局中统筹谋划,截至2025年1月1日实现连续28年监狱安全稳定;四川监狱连续17年组织罪犯离监探亲,全部安全返监,没有一起监管安全事故,没有一起社会治安案件......

法治监狱,是公平正义的生动体现。司法部积极推动监狱法修订,以此为契机,整体谋划监狱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法治化建设制度清单。在法律的框架下,监狱严格规范执法流程,确保每一个执法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近年来,司法部制定了《监狱计分考核罪犯工作规定》《罪犯会见通信规定》《律师会见监狱在押罪犯规定》《暂予监外执行规定》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充分保障了罪犯的合法权益,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精神,彰显了法律的权威和公正,有效激励罪犯改造积极性。90%监狱建成与法检联通的“减假暂”信息化协同办案平台,实现全程留痕、同步监督。监狱持续深化狱务公开,自觉接受法律监督,主动邀请人大、政协、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等领域开展执法监督活动,推进法治监狱建设。

上海监狱运用政务新媒体,推出普法系列剧《她说》《平凡的背影》,立足执法工作讲述大墙故事,结合热点案例解读法律条款,把抽象的法条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呈现,树立监狱工作的法治权威和形象;江西监狱落实执法办案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发挥办案中心作用,推进业务条块审核、交叉审查措施,建立刑罚执行业务联席会议制度,推动案件实质化审查落实......据了解,罪犯普遍认为,减刑假释透明度高,严格规范,脚踏实地改造才是正路,回归社会后坚决不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

文明监狱,是社会法治文明的窗口。全国监狱系统坚持用心用情教育改造罪犯。制定科学的监狱建设标准,为罪犯提供适宜的改造环境;监狱内设医疗机构与社会医院开展合作,确保患病罪犯及时就医;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罪犯教育改造,开展“黄丝带帮教”工作,使罪犯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支持;依法保障罪犯每月一次亲情会见;监狱与司法所开通远程视频会见系统,增强罪犯亲情联系,对事实无人抚养的罪犯的未成年子女给予生活就学等帮扶。

“在民警们的帮助下,原本满脸惆怅的妹妹一扫阴霾,家庭成员也随着妹妹的转变看到了希望,重拾生活的勇气……”“有幸参加监狱亲情帮教活动,让我深刻地感受到监狱的规范化管理和警官们的人性化关怀,我们更加放心、安心……”这是一封来自江苏省南京女子监狱一监区罪犯吴某亲属充满感激之情的信件,也是民警用心用情全力做好教育改造工作的生动例证之一。

多年来,全国监狱系统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心理辅导,帮助罪犯重塑自我,掌握一技之长,为回归社会做好充分准备。

一组数据,彰显实效:2024年罪犯法治教育考试合格率为98%,经考试获得各类文化教育证书罪犯人数近10万人;2024年新入监罪犯心理测试率99%,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率99.9%;2024年罪犯年度职业技能证书获证总数近20万个,全年举办就业推介会500余场,签订就业意向2万余人,极大增强了罪犯重新融入社会的信心。

司法部监狱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全国监狱系统将以“大安全、大教育、大练兵”为抓手,推进新时代监狱工作高质量发展。

编辑:刘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