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在办理某上市公司内幕交易案中,海南省三亚市人民检察院依法派员介入,认为现有证据可证明犯罪嫌疑人的行为符合内幕交易罪构成要件,并提出13条继续侦查意见。经检方依法提起公诉,法院一审对被告人李某某定罪判刑。
这是三亚市检察院严厉打击企业内部腐败犯罪,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生动实践。近一年来,三亚市检察院着力依法打击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信息变现行为,研究和处置各类新型职务犯罪行为,净化企业内部生态,引导企业健康发展。
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前沿阵地和重要窗口,三亚着力打造中央商务区、崖州湾科技城等重点园区平台,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聚集。如何以法治之力解企忧纾企困,对检察履职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我们始终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立足‘四大检察’职能,结合当地企业实际情况和法治需求,打好安商暖企‘组合拳’,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三亚当好自贸港建设标杆和转型发展示范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三亚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郭慧丽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不能“案子办了,企业垮了”。三亚市检察院严格落实修订后的公司法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规定,妥善处理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东实施的侵害公司或者股东合法权益的不当行为,在打击犯罪的同时,注重方式方法,确保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行,将刑事诉讼对公司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强化检警联动、推动侦检衔接……2024年4月,三亚市检察院、三亚市城郊人民检察院与三亚市公安局联合召开清理涉企积案、挂案专题座谈会,推进对涉企案件的立案监督工作。
过去一年,三亚市检察院及时清理涉企积案挂案,推动侦查机关规范刑事立案程序,共依法监督公安机关对3起已过追诉时效的涉企案件进行撤案,有效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
按照省检察院统一部署,三亚市检察院强化刑事执行监督,积极监督三亚监狱对51名涉企罪犯加强监管教育,督促其认真接受教育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对涉企罪犯符合减刑条件的,监督监狱及时依法依规提请减刑。
涉空壳公司犯罪严重危害社会诚信根基,破坏市场环境。三亚市检察院以电信网络诈骗、虚开发票、非法集资等犯罪案件为抓手,对案件反映出的以空壳公司作为犯罪载体,骗取消费者信任、逃避相关职能部门督查、转移违法所得等现象予以重点关注,制作线索台账,并组织人员进行分析调研,挖掘监督线索,总结规律特点,以检察建议或检察调研的形式为打击治理空壳公司乱象提供参考。
“我们坚持对空壳公司进行专项打击,斩断黑色产业链。”三亚市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部门负责人说,2024年以来,通过对全市检察机关办理的类案进行核查,共监督清理213家空壳公司,办理刑事案件7起。
李某等5人串通捏造与某华公司合作建房、拆迁补偿款按约分配的事实,借助诉讼将本该属于某华公司拆迁补偿款4000万余元据为己有。三亚市检察院对涉案民事调解书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打击虚假诉讼。
2024年,三亚市检察院强化民事法律监督,强化涉企虚假诉讼监督。开展涉企“小过重罚”“过罚不当”等行政违法行为监督专项工作,就行政执法机关对同类案件作出不同种类处罚等违法情形制发检察建议,提升行政机关执法水平。
针对三亚某区域集中供冷项目能源站发生火灾,致人窒息死亡的重大责任事故案,三亚市检察院决定提级办理,并依法追究崔某某等人重大责任事故罪。
“我们强化刑事法律监督,加强对安全生产领域的法律监督,严厉打击安全生产事故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三亚市检察院重罪检察部门负责人介绍,该院通过联席会议、实地调研等方式,与应急管理、交通运输、公安等行政机关沟通协作,坚决防止安全生产事故有案不立、以罚代刑等问题。
去年,三亚市检察院向免税店制发检察建议,促进免税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被海南省检察院评为社会治理类优秀检察建议。撰写《套代购走私案件证据运用实证研究》被省检察院评为“三等奖”,研发课程《浅析套代购走私证据审查运用的难点与要点》被评为第四批全省检察机关精品课程。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全市检察机关强化公益诉讼监督,协同相关单位对商场等混合经营场所、室内剧本娱乐等新业态经营场所等开展专项整治。重点针对场所违规施工、消防设施缺失等情形,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职,推动完善安全生产操作规章、安全防护措施,源头防范化解安全风险。
检察服务暖心,企业发展安心。三亚市检察院通过设立涉企申诉“绿色通道”,构建案件快速流转、涉企申诉案件跨部门协作等机制,持续提升涉企申诉案件的办理质效,有效提高企业对检察工作的满意度。
编辑:赵亚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