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昊
1月13日,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暨全国法院“双模”表彰大会在国家法官学院召开。会议对各级法院坚持依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提出要求,要运用法治力量保障市场秩序得到公平、普遍地遵守,依法严惩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违法犯罪。
会议要求,要准确把握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不仅要看犯罪造成的财产损失等有形危害,更要注重其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破坏、影响等更深层次危害。对诸如诈骗老弱人群、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药品、坑农害农等犯罪必须严惩,向社会宣传、警示涉案金额不大但因性质恶劣、危害严重而被从严惩处的典型案例,让破坏市场经济秩序者知止、收手、不敢再犯。
对于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会议要求,要深入研究,加强司法政策、司法规则供给。对已经形成共识的,要通过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等,及时向全社会予以明确;对尚未形成共识、但实践确有需求的,可通过典型个案审理传递司法导向并纳入案例库,促进凝聚共识、稳定预期、规范秩序。针对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多发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司法规制、行政监管、制度治理等方面深层次原因,会同有关部门针对性专项整治,助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在注重更好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方面,会议要求,审理涉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案件时,必须统筹考虑平台企业发展和民生权益保护、数据开发运用与数据安全保护等多重因素,既要鼓励支持创新,也要助力防范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审理涉及企业破产、新旧动能转换、生态环境保护等案件,往往涉及“破”和“立”、“质”和“量”、保护和发展等关系处理,要在具体案件中统筹、稳慎把握,确保裁判良好效果。
编辑:刘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