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在这里做生意很安心”

东兴国门警务站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助推兴边富民

2024-12-09 09:56:17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 本报记者 马艳

□ 《广西法治日报》记者 陈颖婕 尤乾霖

“在这里做生意很安心。”

11月7日,立冬。北京时间上午9时许,家住越南广宁省芒街市的阮女士和往常一样,推着售卖咖啡的小车,经中国东兴口岸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东兴市国门景区,开始一天的营生。聊起“跨境摆摊”的感受,阮女士用不太流利的中文,乐呵呵地说道。

同样为东兴营商环境点赞的还有来自湖南省常德市的熊某。9年前,熊某在东兴市国门景区盘下一个铺面,做起了越南特产的批发零售生意。之前店铺重新装修时,由于装修材料送来已是深夜,熊某便让送货师傅把材料堆放在店门口,并笃定地告诉师傅:“这里治安很好,一个螺帽都不会丢的。”

“我们这条街的店主,都有警务站民警的微信,有什么事都可以联系他们,所以安心得很咯。”熊某说。

这一份份“安心”,源自东兴国门警务站的全天候守护。

2023年11月,在东兴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大力支持下,东兴市公安局立足口岸实际,在国门铁骑警务室的基础上,统筹组织派出所、交警、治安(应急处突)等多警种力量常态进驻,在广西率先建立国门警务站,“7×24小时”不打烊值守口岸一线,延伸警务触角,靠前一步落实“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

与一般警务站不同的是,国门警务站不仅有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等“三官一律”进驻,还融合了城管、文旅、社区等行政部门力量,共同承担治安管控、交通疏导、应急处突、巡逻防范等“九位一体”的职责任务。

“这是国门调解室运行后,首次联动调解成功的涉边民商事纠纷案件,将为今后化解边民商事纠纷提供有益参考。”今年10月24日21时许,看到当事双方握手言和,东兴市人民法院中越商事纠纷特别巡回法庭负责人冯建华长舒一口气。

5个多小时前,从事外贸生意的中国籍人员龙某与越南籍人员陈某,因一笔货款纠纷来到设在国门警务站里的国门调解室。在了解事情原委后,冯建华联同警务站站长、东兴边境派出所民警梁展铭,以及熟悉两国法律的人民调解员一同参与调解,从法律、情理等角度耐心劝解,最终当事双方达成共识,化解了矛盾。

随着边民经济往来频繁,边境贸易日益活跃,矛盾纠纷时有发生。为了高效、便捷地解决涉边民商事纠纷,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国门警务站不断建立健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以“小站点”撬动“大民生”,努力实现地区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东兴市人民法院以中越商事纠纷特别巡回法庭专业资源为支撑,推动无障碍“双语法庭”和开放式“协商法庭”服务前移,在国门警务站挂牌成立“国门调解室”,为广大中越边民提供“双语”商事纠纷调解服务。

东兴市人民检察院依托国门警务站,深入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为口岸附近的旅行社、酒店、贸易公司等各类企业提供上门服务,解答各类涉法涉诉问题。

东兴市司法行政部门组建由司法行政干部、律师、社区干部、华人华侨等各界人士组成的“百人调解团”参与社会治理工作;东兴市法学会深入开展首席法律专家基层行活动,为有效化解国门一线矛盾纠纷提供强大后盾支持。

国门警务站成立以来,依托“三官一律一网格”“百人调解团”等工作机制,成功调处矛盾纠纷58起,调处成功率超过98%。

东兴市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唐凌云介绍说,一年来,国门警务站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提升口岸安全维稳能力,强化重点区域显性用警,有效提升了见警率、管事率、调解率、执行力和震慑力,倾力打造治安良好、交通顺畅、安全有序的国门治安名片。

目前,国门警务站常驻党员干部12人,构建起“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品牌共塑”的“大党建”格局,以联动联建联处大警务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大提升,护航口岸重要经济商圈安全、有序发展。同时,该站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成立以来累计服务中外旅客2000余人次,处理突发案事件36起,帮助群众办理业务300余件,解决实际困难50余次,在构建“亲商、安商、惠商”新质边境营商环境中,实现了辖区无重大安全事故、无涉旅涉企刑事案件、无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三无”目标。


编辑:刘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