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给未成年人文身 检察机关支持起诉

2024-05-22 12:08:54 来源:法治网 -标准+

“我的行为不仅伤害了小贝(化名)的身体健康,还给他的生活和就学带来了困扰,我自愿退还文身服务费用并帮小贝清洗文身,今后一定吸取教训,坚决不给未成年人文身。”曾给小贝文身的文身店老板在庭审时说道。

近日,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检察院对一起未成年人文身民事纠纷案支持起诉。据悉,该案系厦门市首例,涉未成年人文身民事支持起诉案。

盲目追赶“潮流”,最终悔恨不已

小贝(化名)因为在朋友的错误引导下,盲目追赶“潮流”,萌生了文身的想法。2023年8月,小贝前往同安区某文身店,花费了800元,在胸前、背部、手臂刺下了大面积令他引以为傲的文身,但殊不知,身上的文身将严重影响他的未来。

或许是因为文身的缘故,小贝心态逐渐发生变化,在社会上结识了一些不良少年,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他和这些人一起实施了抢劫、抢夺、聚众斗殴等多起犯罪,最终锒铛入狱。

“爸爸,我真后悔,我一定改过自新,出狱之后,我一定洗掉身上的文身。”关在看守所里的小贝面对到场的父亲,眼里布满了悔恨的泪水。

店主构成侵权,检察院支持起诉

“那些文身店真的不道德,他们都不在乎我儿子是未成年人就擅自给他文身。”小贝的爸爸为了替儿子讨回应有的权益,在多方了解后,向同安区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并向同安区检察院申请支持起诉。

为了帮助小贝及其家属提起民事诉讼,承办检察官积极指导家属搜集微信转账记录、被告商户信息、文身修复费用等相关证据材料。

承办检察官认为,小贝系未成年人,心智尚不成熟,难以准确认识文身对身体健康的伤害以及对学习生活的负面影响,在未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时,其文身行为属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2022年6月,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规定“禁止任何机构或个人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文身店老板违反该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遂决定支持起诉。

庭审现场,文身店老板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向小贝家属赔礼道歉,并退还文身费用,主动承诺2年内为小贝提供免费的文身清洗服务。

集中整治,全方位守护未成年人

2023年,同安区检察院“同心未爱”团队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发现,多名涉案未成年人身上都有不同部位的文身,于是团队立即启动“爱心护苗”文身治理系列行动,采用“校园普法+公益诉讼+回头看”模式,对辖区未成年人文身现象进行集中整治。

检察官还通过走访调查,端起“放大镜”,带着问题挨家察访,发现多家文身店存在未张贴“未成年人禁止文身”标志、经营范围未备注“除面向未成年人”或曾经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并立即启动公益诉讼程序,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召开圆桌会议,就文身治理公益行动展开磋商并达成一致意见。

市场监管部门针对辖区情况立即开展整治,对全区25家营业执照含“刺青”或经营范围包含“文身服务”的商家建立登记管理台账,督促所有商家经营范围均明确加注“除面向未成年人”并张贴“未成年人禁止文身”标志。教育部门对全区51所中小学进行未成年在校生文身情况全面摸排调研,督促学生和家长及时去除文身。

之后,区政协委员和检察官一起前往辖区文身店开展“回头看”时,对“护苗行动”以及检察机关通过民事支持起诉、行政公益诉讼等综合履职方式,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积极推动检护民生工作表示充分肯定。

未成年人文身具有易感染、难复原、就业受限、易被标签化等危害,学校、家庭要积极引导未成年人提高对文身不利影响的认识,对未成年人的文身行为及时劝阻;文身店经营者对前来文身的消费者应做好审核和规劝义务,严格核实消费者身份信息,坚决拒绝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游凤娘 林静娟 沈得志

编辑:齐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