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青海民法典普法宣传活动有特色有实效

2025-07-16 18:57:42 来源:法治参考 -标准+

本刊记者 徐鹏

2025年5月是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在广阔的江源大地,一场场以民法典为核心的法治宣传活动走进企业、机关、学校、社区、农牧区、网络,让民法典的法治之光“典”耀青海大地、“润”育美好生活。

“民法典宣传月”期间,青海省以“民法典进企业”为重点,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颁布施行重要节点,在全省组织开展一系列有特色、有实效的民法典普法宣传活动,让民法典引领美好生活、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典”燃热情 送上“法治大餐”

青海省制定印发《2025年全省“民法典宣传月”方案》,推出20项普法宣传活动,共同营造良法善治的法治环境。

朗朗上口的《法治快板》将法律条文转化为快板韵律,让民法典知识“活”起来、接地气;《法治花儿联唱》《高原锅庄舞——幸福高原》是青海“普法+非遗”工作思路的生动体现,将法治宣传和花儿联唱、藏族锅庄舞结合在一起,展现民法典守护下的高原新貌;情景剧《合同陷阱》通过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教育引导企业提高诚信守法经营意识,让民法典成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在5月28日民法典颁布五周年纪念日当天,“典耀青海 法润万家——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 典亮法治之路 护航企业之舟”2025年青海省民法典宣传月(西宁地区)主场活动隆重举办,以文艺搭台、法治唱戏的形式,为广大群众送上一份“法治大餐”。

青海省人大法制委、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牵头举办“法典润企筑根基 法治兴业促发展”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在西宁市海湖新区唐道637广场面向商圈各类经营主体,开展送法上门、法律咨询服务、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品)等活动,切实增强了商户的诚信经营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联合省司法厅、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等部门走进企业,开展以“守法经营 诚信纳税”为主题的“民法典+税法”宣传活动,通过“法治宣讲+税法辅导”形式,将法律与税务实务相结合,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法治服务。

加强民法典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学习宣传至关重要。全省各级学校、司法行政等部门以及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等走进校园,通过法治课堂、模拟法庭、知识竞赛等形式,让同学们从内心深处加深对民法典的理解和认识,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法治意识、感悟法治精神。

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赴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法治教育活动暨“法律十进”普法宣传活动,结合青少年日常关注的网络打赏、校园欺凌、文体活动意外、未成年人监护权、高空抛物维权、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热点问题,通过生动通俗的解读,倡导青少年将法律知识融入生活,做自己的“第一责任人”。

“典”护营商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民法典宣传月”恰逢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颁布实施,青海聚焦“民法典进企业”活动主题,广泛开展“送法进企业、进园区、进市场、进商圈”,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万所联万会”等活动,着力为各类市场主体、企业经营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把“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落到实处。

在全省民法典宣传月(西宁地区)主场活动中,西宁市举行法治服务企业、助力企业健康发展暨联点结对仪式,组织4家律师事务所同4家企业签署联点合作协议,依托“送法进企业”“法治体检”等活动载体,当好企业健康发展的“法治智库”“护企卫士”,全面推进“百名律师进千企”活动。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服务市场主体的重要部门,开展“法治护航促发展 银企对接解难题”民法典进企业活动,聚焦个体私营企业经营中面临的合同纠纷、融资申请、政策盲区等实际问题,组织律师、金融机构代表与企业负责人零距离沟通,以涉经营类法治问题实务讲解、普惠金融政策知识宣传、设置“面对面问诊”环节、建立“问题跟踪台账”等多种服务模式,通过“法律+金融”双线服务模式,将政策法律知识精准送达各类市场主体,切实为企业纾困赋能。

今年“民法典宣传月”的最大亮点是聚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民营经济发展,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交通运输厅等部门,精准对接企业的法治需求,主动上门为企业纾困解难,针对市场主体急难愁盼,开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普法宣传活动,为企业开出法治“良方”,以良法善治“硬支撑”赋能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

“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2025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青海行活动在“民法典宣传月”期间启动,来自中央重点网络媒体、部分省份互联网主流媒体、省属重点媒体的39家媒体记者,深入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西宁市城中区智慧矫正中心、海东市化隆县拉面巡回法庭及群科司法所、海南州贵德县预防青少年犯罪法治教育基地、海西州普法新媒体工作室等基层一线,以“微视角”“小故事”全方位深度报道青海在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中的探索和成效。

“典”润乡村 擦亮群众幸福底色

民法典是一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青海各地、各部门持续做深做实“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品牌普法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走近民法典、了解民法典、运用民法典。

海东市作为全省“三农”工作的主战场,在互助土族自治县组织开展“法润河湟 和美乡村”为主题的“民法典进乡村”示范行活动,活动现场设置了演出区、宣传区、体验区、打卡区等多个特色宣传区,采用“看、学、问、玩、悟”的模式,全方位、多层次引导群众学习法律知识,30个“普法小队解忧铺”整齐排列,成为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设置法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互动问答等方式,现场为居民群众讲解民法典知识,解答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

西宁市湟中区举办“民法典宣传月”暨法治文化惠民活动,通过“法治+文艺”“法治+非遗”“法治+游戏”等方式,精心编排一系列以民法典为主题的节目,通过幽默诙谐的方式展现民法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其中,“翰墨寄情 以法润心”青少年法治书法评比获奖作品、端午节特色香包,不仅体现了非遗传承,还展现了不同群体对于法治的理解;“普法转盘”“圈圈知识”“乾坤一掷”“穿越火线”等互动性强、体验感好、学法效果显著的普法游戏,更是增添了普法的趣味。

当“民法典宣传月”与端午节重逢相遇,西宁市城西区司法局彭家寨镇司法所联合富兴路社区、西川南路社区,分别在湟水森林公园、世通名城小区活动广场开展了两场别开生面的民法典宣传活动,将法治文化与传统节日氛围相融合,为群众送上“法治+文化”的双重盛宴。

各地在社区、广场等地设立宣传点位、设置法治讲堂、开展主题讲座,常态化开展“送法下乡”“普法基层行”等活动,与群众零距离、面对面“讲案例、说法典、解民忧”,将民法典等法律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共同引领美好生活。

“典”赋IP 以小切口带动“大普法”

在青海省举行民法典宣传月(西宁地区)主场活动中,西宁市法治“IP”形象——普法“尕豹”家族正式发布,成为全省“民法典宣传月”中最具地域特色的活动。

当8只憨态可掬的雪豹IP形象、玩偶出现在“民法典宣传月”主场活动现场时,孩子们的阵阵欢呼,瞬间成为现场“焦点”……立足省会西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彰显以法治守护生态环境责任担当,西宁市司法局创新设计集法治精神、生态环保、民族团结进步等元素为一体的西宁普法“尕豹”家族IP形象,以“雪豹之都”城市文化形象为名片,集中塑造“尕豹”(家族老大)、“青葵尕豹”(青少年普法)、“尕豹林长”(生态保护)、“尕豹法律通”(基层治理)、“邻助豹”(社区治理)、“遗卫豹”(非遗保护)等8只不同形象、不同职能的“尕豹”家族IP形象,进一步提高了西宁“雪豹之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了以小“IP”带动“大普法”。

青海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AI等新媒体技术运用,让民法典宣传可见、可触、可感。发布《就在明天!青海省民法典宣传月主场活动即将启幕》《学法还能这么“玩”!2025年青海省民法典宣传月(西宁地区)主场活动,超火!》等微信图文稿件、短视频,阅读量达5万+。“青海普法”微信、网站、新媒体图文稿件累计发布稿件208篇,阅读量达50万人次。

据了解,“民法典宣传月”期间,青海各市(州)、各部门经过多方协同联动,创新方式方法,拓展宣传内容,共累计开展民法典系列普法宣传活动240余场次,悬挂张贴普法宣传标语、主题海报等3000余条(幅),发放各类普法宣传品达2.4万余份,社会影响广泛,宣传氛围浓厚。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