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南昌红谷滩法院深化金融纠纷预防化解全链条治理

2025-04-01 21:10:48 来源:法治参考 -标准+

本刊记者 黄辉 通讯员 王灿

2025年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八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人民法院卫东法庭的“高效推进金融纠纷预防化解 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案例成功入选。“作为全省首家金融案件集中管辖法庭,近年来卫东法庭立足司法职能,创新审判模式,以‘抓前端、治未病’为核心,构建金融纠纷预防化解全链条机制,为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治样本。”红谷滩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平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金融案件集中管辖彰显专业高效

卫东法庭又称南昌市第一金融法庭,自成立以来,便承载着集中管辖南昌市范围内金融案件的重任。据统计,该法庭每年受理的金融案件约占南昌市金融案件总数的65%,是名副其实的金融案件“集散地”。

面对如此庞大的金融案件数量,卫东法庭迎难而上,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不断提升审判质效。近年来,卫东法庭着力“抓前端、治未病”,多点发力深化金融纠纷前端治理,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共受理金融案件14337件,调撤金融纠纷3631件,调撤率为23.81%,较同期上涨47.07%。在案件数量持续下降的同时,审判质效稳步提升,真正实现了“增减并进”。

“法银联动”机制从源头减少纠纷

南昌市红谷滩区作为全省金融商务区所在地,拥有丰富的金融资源。这里落户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企业千余家,汇集全省80%以上的法人金融机构和省级区域性总部,金融纠纷案件呈逐年攀升趋势。

卫东法庭抓住金融机构这一“牛鼻子”,深化“法银联动”机制。2023年以来,该法庭走访调研金融机构50余次,召开联席会议8次,专题座谈12次,全面剖析案件高发根源。针对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漏洞,提出合同文本规范化、证据收集标准化等建议,并推动金融机构加强内部调解人员培训。例如,针对信用卡等无抵押案件,严格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信用卡监管政策维护金融安全的司法建议书》(以下简称最高法二号司法建议),要求商业银行在起诉前完成自我催收程序,压实机构清收责任,从源头减少纠纷产生。通过前端治理和普法宣传,金融机构合规意识增强,涉诉风险源头管控成效显著。

全程调解构建矛盾纠纷化解闭环

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许多小微企业面临融资困难等问题。南昌背包客公司是一家从事旅游、摄影的小微企业,一直以来信用良好,但因各种原因对公司经营产生影响,导致其向中国银行申请的230余万元经营贷款出现逾期而被提起诉讼。

本案办理过程中,红谷滩区人民法院卫东法庭一级法官廖如荣秉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在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全方位做足调解工作。截至目前,南昌背包客公司正按照调解协议的约定如期履行还款义务,公司经营亦出现好转。“多亏法官细心调解,才让公司渡过难关,目前公司发展势头良好。”面对法官回访,公司法定代表人章某深表感谢。

“近年来,卫东法庭坚持‘非诉解纷优先’,打造多元调解网络。依托红谷滩区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平台,联合律师、退休法官等调解力量,并争取金融监管部门、行业协会、行业调解组织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从中再聘请9名具有丰富经验的退休人员作为特聘调解员,形成提前介入、即时指导、调确衔接的诉前调解程序。”廖如荣说,三年来,各类调解组织和特聘调解员共化解金融纠纷3000余件。

此外,该法庭充分运用“道律云在线网络调解平台”、微信视频、“诉事速办”电话等方式,扩展远程调解渠道,针对工作日不便前来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利用“周六法庭”工作机制,主动延伸司法服务。2024年,通过远程调解和“周六法庭”调解等方式化解金融纠纷2000余件。

巡回审判审理一案带动一片治理一方

郭女士夫妻经营一家钢材厂,因资金需要,他们于2019年以房产作抵押,向招商银行南昌分行贷款180万元。后因经营困难,无力偿还贷款致使逾期,银行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银行要我们现在还款,能不能给点缓冲时间?等这批钢材销售出去后,我们一定会把钱还上的。”郭女士情绪激动地说道。

在数次“背对背”的调解中,承办法官耐心倾听双方当事人的诉求,细致梳理案件事实,准确把握矛盾焦点。法官组织双方“面对面”沟通,将庭审搬到了招商银行法官工作站,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银行方给予郭女士夫妇三年的还款缓冲期,并对每月的还款时间及金额给予更多弹性选择。

2022年11月,卫东法庭在招商银行南昌分行设立法官工作站,将庭审、调解现场搬进金融机构,在金融机构所在地、写字楼等场所进行专项巡回审判25场,并在巡回审判时发放金融审判白皮书、典型案例、宣传册等材料,统一裁判尺度,降低不当预期,通过审理一案、带动一片、治理一方,金融案件上诉率保持在2%以下。判决后,通过执前和解、督促履行等方式,减少金融案件申请执行,促进金融纠纷一次性解决。

2024年8月,卫东法庭向辖区内各金融机构发出《关于加强金融纠纷多元化解的倡议书》,具体涵盖满足合力融资需求、严格授信机制管理、落实规范催收责任、更加注重源头预防、制定合理调解政策五个方面的内容,旨在全面推进落实最高法二号司法建议精神,倡议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建设、完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

“卫东法庭的探索和实践,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金融领域的生动演绎。其以‘抓前端、治未病’为核心的全链条治理模式,不仅为金融纠纷化解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更彰显了人民法庭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的司法担当。” 李平说。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