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河南温县特色文化融入调解催生幸福“枫桥”花

2025-03-06 16:32:04 来源:法治参考 -标准+

本刊记者 赵红旗 徐明皎 通讯员 刘君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将太极拳“掤、捋、挤、按”等技法运用到调解工作中,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是千年古县,文化厚重。近年来,该县人民调解组织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挖掘和汲取地域特色文化精髓,将特色文化融入“枫桥经验”,打造温县人民调解品牌,使“枫桥经验”在古温大地开花结果。

“红色文化”为矛盾化解“加油助力”

祥云镇位于温县西南部,以革命烈士张祥云命名,红色资源得天独厚。祥云镇司法所坚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将“红色基因”融入矛盾调解工作中,探索出一条“红色文化+矛盾化解”的乡村调解新模式,基层治理成效明显。

近日,一起承揽合同纠纷在祥云镇司法所的“普心调解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调解时,调解员一方面从法律角度对双方当事人讲明利害,另一方面结合张祥云烈士红色精神,从烈士家乡人继承红色精神方面入手,秉持“和为贵”的理念,运用红色文化感化当事人,使双方当事人在调解书上签字。

“祥云镇立足红色资源,充分发挥红色调解工作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始终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祥云镇司法所所长胡生蛟说。

“太极文化”促进化解高效进行

赵堡司法所位于太极拳发祥地赵堡镇,太极氛围浓厚。在日常化解矛盾的过程中,该所工作人员本着太极文化中刚柔相济的调解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将“掤、捋、挤、按、 採、挒、肘、靠”太极技击“八法”,运用到调解过程当中,最终形成了一套独特“太极调解法”。

2024年10月,赵堡司法所接到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收到案件后,调解员先用“掤”劲,接住案件,让双方当事人欣然接受调解,然后分析案件症结所在,通过“捋”的方式,引导当事人选择和解,“挤”劲让当事人摆正位置,“按”劲将合意固定下来,双方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运用‘太极调解法’不仅很快解决了纠纷,维护了双方权益,最重要的是在双方对立的矛盾与多年友情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很好地体现了阴阳互通、刚柔相济。”赵堡司法所所长周东升说。

“司马文化”奏响乡邻和谐篇章

温县西南隅的招贤乡,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司马懿的故里,处处能感受到底蕴深厚的“司马文化”。

据招贤司法所所长黄若涵介绍,“‘司马文化’的精髓是忍让和谋略,做人做事要留余地,对人要保持尊重和敬畏,我们司法所就地取材,将‘司马文化’的精髓运用到了人民调解工作中”。

“我们是河北的,在你们这里受欺负了,你们管不管?”2024年6月12日早上,一对情绪激动的夫妇来到招贤司法所对调解员说。

原来两人是河北定州人,男士为陈某某,他组织了5辆小麦收割机来招贤乡收割小麦。中间人张某某让陈某某只收割小麦,不粉碎秸秆,他联系其他人拉走秸秆。但负责拉走秸秆的仅拉了一车就不拉了。秸秆未粉碎散落在地里,影响下一步玉米播种和灌溉,农户因此不愿意支付约定的收割费。

调解员冷静听取当事人陈述,安抚当事人情绪。随后协调乡政府相关负责人、派出所、单庄村村委会干部等联合解决问题。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下午两点达成调解协议。

“在调解时,针对当事人激动情绪,我们采取尊重的策略,认真听取他们的诉求。调解时,避其锋芒,并向农户讲明外地作业机手目前的紧急心态和对外乡人的尊重,从法律的角度进行调解,收到了良好效果。”黄若涵说。

“郭熙文化”沁人心脾情润民心

温县岳村街道是北宋著名山水画大师郭熙的故乡。郭熙画山水注重深入体察生活,能真实、细致、微妙地表现出不同地区、季节、气候的特点。岳村司法所深挖郭熙文化精髓,结合人民调解实际,总结了一套独特的“四季调解法”。春季是春耕大忙时,农民农田、排水、宅基地等纠纷矛盾多;夏季天气炎热,人们易发怒,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等,琐事便易擦出火花;秋季丰收时,农民的合法权益保护、农产品交易引发的纠纷多;冬季,特别是随着春节到来,返乡人多,因婚姻、感情、工资结账和讨债引发的争执多。

“面对四季不同的矛盾纠纷,岳村司法所紧抓基层矛盾纠纷早预防、早介入、早化解。主动深入村组,解矛盾纠纷萌芽苗头,再上门排查化解,使不少火苗刚出现便被及时熄灭。”岳村司法所所长王璐璐说。

2024年9月,该司法所在排查中发现,田某一盖房时,遭其邻居田某二夫妻阻挠。原因是田某一夫妻曾在几年前阻碍田某二盖房,后经亲戚说和才盖成房子。调解员找到了田某二夫妻,向其宣传家风道德伦理,希望他们放下过往,田某二不再斤斤计较。因施工中无意毁坏了田某二家的墙边,调解员对他们赔礼道歉和经济补偿的要求给予认可,同时讲明秋收季节即将来临,如果双方矛盾不解决,将严重影响秋收秋种。最终两兄弟握手言和、赔礼道歉并拿出经济补偿。

“红色文化”“太极文化”“司马文化”“郭熙文化”……温县司法局将一系列特色文化演绎成独特、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调解方法,有效实现矛盾纠纷在“家门口”化解。近三年来,温县司法局成功调解5300余起矛盾纠纷,涉及金额5亿多元。

“我们把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调解工作,通过人民调解员释法明理与传统美德相结合,以文‘化’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证人,既让群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风采,也有效提升群众的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打造温县人民调解工作‘升级版’,让‘枫桥经验’在基层凝练升华,让‘枫桥’之花开遍古温大地。”温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任丽萍说道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