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张国强 韩宇
自1984年全国人大批准设立第一批海事法院的40多年来,大连海事法院始终坚持与党同心、与发展同步、与改革同频、与时代同行,围绕国家海洋发展大局,发挥海事审判专业优势,坚持司法为民,推进公正司法。
40多年来,大连海事法院内设机构由4个增加到12个。截至2024年10月,共受理案件51365件,涉案总标的额为1523亿余元,案件类型由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等不足10项,扩展为涵盖民事纠纷、行政纠纷、特别程序案件、执行案件等108项,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海事审判发展之路。
坚持党建统领 筑牢审判“根”和“魂”
实现海事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最根本在于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保障海事审判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大连海事法院作为审判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要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遇事多想政治要求、处事多想政治影响,切实提高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大连海事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国全说。
实践中,海事审判涉外性强,大连海事法院毫不动摇坚持和捍卫党对涉外审判工作的绝对领导,在案件处理中坚持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政治信仰不变,在积极管辖涉外海事纠纷中切实维护国家海洋发展权益,在依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中彰显中国海事司法公平正义,展示了中国海事司法开放包容的形象。
对自身来说,大连海事法院贯彻落实各项政治制度,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着力构建以理论学习中心组为示范、党支部“三会一课”为基础、海法讲坛等平台为依托、干警自学为补充的海事法院理论武装体系,2022年以来,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50次,分专题分层次政治轮训1162人次,进一步提升政治素养。
围绕加强法院班子建设,大连海事法院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等,发挥引领海事法院高质量发展“中流砥柱”作用,干字当头,更好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聚焦主责主业 夯实审判基础保障
对于大连海事法院来说,主责主业就是严格公正司法。
工作中,大连海事法院做优做强海商事审判,依法公正审理海上货物运输、船舶建造、海上旅客运输、多式联运等涉海案件,特别是涉海工装备制造、邮轮等新类型案件,以专业化审判服务大局,2022年以来,共审理涉航运、船舶、渔业等案件3497件。
在不断加强涉外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建设方面,大连海事法院在涉外扣押与拍卖船舶、外国法律查明、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适用等方面提升干警的能力和水平,打造国际海事纠纷解决优选地、优选院。
2024年以来,新收涉外案件582件,涉及4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智利、土耳其和新加坡三国的企业放弃已约定的管辖协议,选择到大连海事法院诉讼。
为将主责主业与发展大局更好融合,大连海事法院提高服务保障水平,2022年以来,妥善审理涉海陆联运、港口码头案件119件,2024年举办“冰上丝绸之路”司法服务座谈会,善用“东方经验”化解涉外纠纷,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紧盯国际局势变化加强保障,深入探讨船舶的涉外利益保护,运用法治方式更好地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促进国际造船业法治的进步,提升话语权和影响力。
此外,大连海事法院还强化海事司法领域高层次专业化审判人才培养,通过加强院校合作、院企合作等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比如与西南政法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培养卓越法律人才。
深化司法改革 推动审判现代化
海事审判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促发展。
大连海事法院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司法改革目标,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人民法院第六个五年改革纲要(2024—2028年)》,对标对表提出的9个方面45项改革主要任务,确保改革的每一步都“声声有应”。
实践中,大连海事法院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完善包括审判权力运行、庭审流程规范、质效分析研判等确保司法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行的制度机制。比如,制定《关于规范类案同判机制的实施意见》,制定三无船舶裁判指引、海上行政处罚案件证据规则等,避免防止出现“类案不同判”现象。
为了积极探索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审判管理路径,大连海事法院常态化开展案件评查、对上沟通、裁判文书评比、优秀庭审评比等有利于提高案件质量、纠纷化解的活动。同时,更新司法理念,以案结事了为价值导向,在依法依规办案的基础上,实现“三个效果”统一,塑造新时代海事审判形象。
2022年以来,修订案件评查办法,重点评查发改案件150件,2024年发改案件数同比下降32.2%。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案件数逐年增长,2024年同比增长95%,1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实质化解行政争议典型案例。
围绕以数字法院建设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大连海事法院精准抓住全国法院“一张网”这一时机,做好“一张网”上线运行工作。同时,持续深化人民法院案例库和法答网系统深度应用,将二者作为加强业务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鼓励干警“用实、用活、用好”,进一步提升执法办案公正与效率。
关于优化海事审判体系方面,大连海事法院积极试点海事审判“三合一”改革,推动海事法院管辖领域向“刑”拓展,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开相促进,增强海事司法保护合力,提升一体化司法保护能力,为现代海洋发展赋能增效。
坚持人民至上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我们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更高标准做实‘公正与效率’主题,以更实举措回应人民群众司法需求,以更大力度解决诉讼急难愁盼,不断巩固深化‘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成果。”张国全说。
为推动诉讼服务提档升级,大连海事法院打造更具海事特色“一窗通办”诉讼服务体系,着力提高司法服务的规范度、文明度、满意度。设置双语标识、诉讼指南,现场提供英文服务;出台鉴定流程规范,减轻当事人负担。同时,开辟涉船业案件、涉民营企业立案和执行“绿色通道”,打造快立快审快执三道“保障网”,提高审判效率。
此外,大连海事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加强诉调联动,推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最大化发挥“止于未发”“化于萌芽”“解于诉讼”机制作用,做实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减轻群众诉累,为老百姓提供服务好、质效好、执行好的海事司法服务。
2022年以来,大连海事法院受理案件7925件,2024年新收案同比下降27.98%,立案庭被评为全国法院先进单位、全省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2人被评为全省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东港法庭仅用5个月时间就实质化解涉400余户2000多人的纠纷,入选全省法院服务保障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优秀案事例。
全面从严治党 锻造海事法院铁军
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海事法院队伍,是海事审判工作不断提质增效的组织保障,是海事审判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行动力量。
工作中,大连海事法院引导干警形成“深学细研,潜心学纪”的良好学风,在纠正自身偏差中不断夯实遵规守纪、修身正己的理论底气和实践根基,筑牢拒变防腐的思想防线。同时,加强警示教育,抓好以案促学、以案说纪,让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真正成为日常自觉。依托海洋这一独特文化资源,深挖厚植,多措并举,建设廉政教育基地等,加强海事特色鲜明的廉洁文化建设。
2022年以来,大连海事法院有1人被评为全国模范法官,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法官,1人被辽宁省委政法委评为“辽宁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多人被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办案能手”“优秀法官”“岗位标兵”“涉诉信访先进个人”“司法警察先进个人”,3人获评辽宁省涉外法治领域骨干人才。
另外,大连海事法院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和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等铁规禁令,常态化开展政治督察、司法巡查、审务督察等专项检查工作,持续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以钉钉子精神纠“四风”、改作风、树新风,常态化开展重大节日前对干警的廉政提醒,擦亮干警知敬畏、有良知、守底线的鲜明底色。
2022年以来,该院共组织4050余人次参与警示教育学习,开展督察检查、明察暗访450余次,改进司法作风,处理违规违纪干警9人。
“处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推动海事审判高质量发展,以海事审判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连海事法院将用实实在在的高质量发展成效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张国全说。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