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宁波海事法院加快建设国际海事纠纷解决优选地

2025-02-17 10:36:46 来源:法治参考 -标准+

本刊记者 王春 通讯员 张鹏飞

连续15年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一的宁波舟山港,联通230多个国家和地区、“货卖全球”的义乌商贸城,外贸出口额稳居全国各省区第二。近年来,浙江已成功实现从外贸大省到开放大省,再到开放强省的精彩蝶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浙江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宁波海事法院作为坚守在浙江改革开放最前沿的专门审判机关,肩负着服务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职责使命,始终把建设国际海事纠纷解决优选地摆在优先位置,持续提升浙江涉外海事司法工作水平,为浙江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续写新篇高扬法治风帆。

公正权威的司法审判增强优选地公信力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发布海事审判专题指导性案例,宁波海事法院审理的一起外轮碰撞纠纷入选第236号指导性案例。

该案系一起发生在马六甲海峡的外轮碰撞纠纷,当事双方均为外国船公司。根据国际普遍的海商法规则,该起碰撞事故引发的赔偿纠纷在马来西亚、马绍尔群岛、巴拿马、利比里亚和中国5个国家的10多家法院都有管辖权。原告环某公司在申请宁波海事法院扣押被告天空公司的油轮后,经过仔细权衡,认为宁波海事法院审理国际船舶碰撞案件经验丰富、公平高效。经与天空公司协商后,环某公司决定再次选择由宁波海事法院审理本案。该案审判长、宁波海事法院院长杜前介绍:“庭审中,双方代理律师在回答关于法律适用问题时,一致表示‘既然选择宁波海事法院管辖,当然选择适用中国法律’,这是为中国海事审判郑重投下的‘信任票’。”案件审理中,围绕责任判断、损失认定等争议焦点,合议庭在详细研读了2600多页的中英文案卷材料和专家鉴定报告,并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意见后,作出公正裁判。一审判决后,双方当事人都表示服判息诉,天空公司全款履行3400余万元的赔偿款。最高人民法院高度肯定这起案件的重要价值,认为该案有利于体现中国法律的域外适用,彰显中国海事法律的国际公信力与影响力,对于吸引中外当事人主动选择中国法院管辖具有积极意义。

2022年,中国香港籍30万吨级油轮“远金湖”轮(Cosgold Lake)和巴拿马籍7万吨级油轮“卡博神威”轮(Cabo Kamui)在北太平洋海域某过驳区发生碰撞。基于对中国海事司法的高度信任,中国香港籍船东主动选择宁波海事法院管辖。该院依法扣押“卡博神威”轮,目前该案已进入审理阶段,为国际海事纠纷化解提供了公平高效的浙江方案。

近年来,宁波海事法院充分发挥海事审判专业优势,构建涉外海事审判工作现代化体系,制定涉外案件办理精品化实施细则,灵活运用船舶扣押、海事强制令等专属职能,主动参与海上涉外维权协调工作,依法审理海上货物贸易、运输、保险、金融以及船舶建造、买卖、碰撞等领域涉外海事案件,为90余个国家的当事人提供公正、高效、可预期的裁判指引,全面提升中国涉外海事司法公信力。

多元高效的纠纷化解机制增强优选地吸引力

宁波中银大厦34层,这里航运业气息十分浓厚,全球知名航运机构挪威船级社、利比里亚海事登记处、英国海事工程及科学技术学会均在此设有分支机构或办事处。同时,“宁波海事法院涉外海事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的门牌也悬挂于此。这是宁波海事法院设立的全国首个涉外海事纠纷多元解纷平台,为相关涉外纠纷高效化解提供集调解、仲裁、诉讼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

与基层“全能型”调解不同,涉外海事纠纷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宁波海事法院涉外海事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以“国际化、专业化、现代化”为建设目标,专门组建了“专家型”调解员队伍,聘任来自港口物流、金融保险、国际贸易等相关行业领域的90余名资深从业者担任涉外纠纷调解员,并根据案件特点安排不同细分领域的专家开展调解工作。据了解,该中心成立一年多以来,在专业海事法官的指导支持下,特邀调解员按照“能调则调、适仲则仲、当诉则诉”的处理原则,已经为320多件案件、总标的额近10亿元的涉外海事纠纷提供了妥善的化解路径,其中调解成功率高达61%。

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前沿,也是展现海事司法权威的窗口。在一起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中,浙江某自贸区的企业从巴西进口7万吨大豆,在运输途中发生热损,双方产生纠纷。宁波海事法院涉外海事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接手该案后,通过实地调研后确定“多因一果”大豆热损评估规则,当事双方对该规则予以充分认可,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外国航运公司主动支付款项,该企业追回损失375万元。这得益于高效便利解纷带来的良好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进程不断加深,2024年11月,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成功落户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

同时,宁波海事法院积极打好“协同创新”这张牌,不断探索高效化解涉外海事纠纷新机制。该院联合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浙江省贸促会,积极培育具有浙江特色的诉仲对接、诉调对接新品牌,助力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在浙江的案件受案量增长383%、浙江贸促系统涉外商事调解受案量同比增长3倍。杜前表示,随着涉外海事多元解纷的“朋友圈”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外当事人在浙江握手言和,很多企业又重新建立伙伴关系、开启新的合作旅程。

全球海事治理的实绩实效增强优选地感召力

2024年11月,在中国香港律政司主办的“香港海运周”活动研讨会现场,一位内地海事法官站在讲台上,面向亚洲船东协会、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工会等80家国际海事机构,用英文声情并茂地分享了内地海事法院公正规范办理涉香港仲裁保全案件的实务经验和典型案例,详细介绍了所在法院处理此类案件的高效举措。

这是宁波海事法院运用法治思维参与全球海事治理,推动增强中国海事司法话语权的一场生动实践。

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需要持续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打造对外展现中国海事司法文明的窗口。为此,宁波海事法院坚定法治自信,积极对外发出中国海事司法声音。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该院邀请国际海事组织到院开展“走进浙江”见面会,深度参与制定首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海事公约《北京船舶司法出售公约》,促进国际海事资源向浙江集聚,为加强全球海洋法治贡献浙江智慧。

为更加深入参与全球海事治理,宁波海事法院坚持“法院搭台、专家唱戏、社会受益”理念,常态化举办的高端涉外法治主题系列研讨会,目前已成为浙江涉外法治领域一个响亮品牌。该院先后邀请中国首位大洋科考女首席科学家、我国资深外交官、香港城市大学希腊籍海商法教授等“大咖”做客,开展专题授课,围绕海商法前沿法律问题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为法官、律师、企业法务、行政执法人员、高校师生等涉外海事法治从业者开阔眼界、提升法治思维提供平台。宁波海事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交流机制将继续坚持发展完善,并持续扩大共享法治理念,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增强浙江海事司法辐射力和话语权、传播中国海事司法文明的大舞台。

此外,宁波海事法院还将打造涉外海事审判人才队伍作为直接推动优选地建设飞跃的“加速器”。该院坚持把“大人才观”融入讲政治、懂外贸、懂航运、懂外语、懂法律的涉外海事审判人才建设全过程,通过院校联动、英语特训、港口实践等特色课堂,全力培养在经略海洋、开放理念、勤廉担当、专业本领、政治忠诚争一流的涉外海事审判团队,为涉外海事司法审判事业凝聚更强智慧力量。

当前,浙江提出锚定“提升资源配置力、全球辐射力、制度创新力、国际竞争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到“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切实增强“话语权、定价权、规则权”,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宁波海事法院将坚持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发挥涉外海事审判职能,加快打造国际海事纠纷解决优选地,让更多中外当事人在‘浙’里找到解纷密码。”杜前表示。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