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梁平妮 通讯员 徐西江 葛倩
“万华项目落地后,成功盘活近2000亩闲置产业园,园区2023年实现产值6亿元,2022年至2023年累计上缴税费6693万元,带动周边近千人就业。2024年1月至9月实现产值7亿元,上缴税费1726万元。府院联动机制下的破产审判盘活了资产,企业驶上了快车道,前景一片大好!”近日,山东省郯城县人民法院对破产企业进行回访时,万华禾香负责人给出的一组数据让回访者称赞不已。
如今,在山东省郯城县,曾经的破产审判难题一道接着一道迎刃而解,一个又一个危困企业“司法康复”浴火重生。
同心画圆“联动矩阵”聚合力
近年来,为妥善解决企业破产处置工作中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等问题,提高困难企业救治、“僵尸企业”出清的质量和效率,郯城法院以“联”为前提、“动”为重点、“畅”为关键,充分发挥“府院”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和谐稳定、防控社会风险等方面的职能优势,以“加法”联动,实现“乘法”效应,构建出具有郯城特色的府院联动机制体系。该院积极主动作为,多方综合协调,努力打造“1+N”的府院联动矩阵:建立“院长+分管院长+承办法官”破产审判模式,分级分层做好与党委政府、政府职能部门、管理人债权人的沟通对接,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法院主导、部门联动、社会认可”的破产审判工作格局;联合县政府、县公安局等联合发布《关于建立企业破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的通知》;与发改、纪委监委等部门成立破产清算工作专班,与国资中心、工信等部门组成涉国有资产破产案件工作组,实现法院破产审判职能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有效衔接。
郯城法院深化府院联动机制实质化运作,把破产审判纳入“一把手”工程,法院院长亲自抓,向上汇报县委、县政府,向下深入企业调研;分管院长带头抓,会同县人社、自然资源、税务、不动产等单位协调破产相关事务;承办法官具体抓,调度管理人,约谈债权人,召开债权人会议……
“腾笼换鸟”企业“枯木”又逢春
华达利家具(山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达利公司)从事木材深加工产品的生产销售、智能家居用品的设计、研发销售等。后因经营失利等因素,停产停业。2020年11月,债权人以其无法清偿债务为由向郯城法院申请对华达利公司进行破产清算。郯城法院受理后,立即启动“府院联动”机制,在联动单位的大力配合下,采取多种方式清点华达利公司的财产、债权债务,对厂区内的房屋、建筑物、设备、办公用品等固定资产以及原材料、成品等存货进行盘点,制作资产明细表;整理编制《债务清册》,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单项联动郯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社会保险缴纳档案与劳动合同,确定职工范围,进一步明确公司拖欠的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金额、住房公积金金额;综合联动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市场监督管理局、车管所和各银行等部门,对华达利公司的土地、房产、工商信息、长期股权投资、车辆、银行存款等财产情况进行调查,制作《财产状况报告》。
为尽可能发挥公司现存生产设施、厂区、产品的价值,郯城县委、县政府积极引进万华禾香项目。2022年4月,万华禾香北方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以8亿元资金拍下华达利公司的破产资产,成功盘活闲置土地1976亩,22栋厂房、8栋宿舍楼和1栋办公楼,并实现拍卖资产顺利交接。
在“府院联动”机制引导下,破产案件审理实现了盘活优质生产资源与配合产业政策规划的双赢,也将破产负面影响消解至最低。一批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土地、房产等生产要素得以重新配置,从在“僵尸企业”中闲置转变为重新流入市场发挥新的效用,有效提升了市场活力,助推社会经济发展。
破茧重生保障就业护民生
“陈法官您好!我们以前都是美时莲公司的员工,企业重整后我们有了新岗位,工资拿到了,社保也缴了,以后的生活有保障了。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法院!”颜某代表工友给办案法官打去电话致谢。
美时莲食品有限公司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和昌裕食品有限公司都曾是郯城县重点企业,因经营不善导致资不抵债。2019年8月,郯城法院裁定受理美时莲食品有限公司、昌裕食品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后因两家公司法人人格混同,经管理人申请,郯城法院于2019年9月裁定两家公司破产合并重整。
审理中,郯城法院从全县经济发展和企业存续发展、职工利益维护的大局出发,在保障广大债权人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的前提下,依法有序推动重整程序,通过“府院联动”机制引入临沂某食品销售中心投资300万元,持股50%,为企业发展注入资金支持,最大限度盘活了企业资源。两家食品企业通过破产重整重获新生,促进了劳动者再就业,优化了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引进新的投资、促进项目落地注入了强心剂。
“这得益于‘1+N联动’机制。我们以保障公司职工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联动单位的支持配合下探索采用预重整模式,才保证了两家公司合并重整成功。这样既保住了企业资产,更保障了职工就业,稳定了民心。”郯城法院民一庭庭长陈兰峰说。
这两家公司的破产重整是郯城法院践行“府院联动”“执破融合”帮助企业获得新生的一个缩影。
记者了解到,2023年以来,郯城法院通过“采取破产和解程序促使债权人与债务人达成和解协议”的模式,引入资金让企业脱困重生,挽救了6家暂时处于困境的企业,保住了经营主体,也保障了就业和民生。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郯城法院将立足破产审判职能,充分发挥促进企业优胜劣汰、推动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持续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郯城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滕厚峰表示。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