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助推“妈妈岗”就业模式长远发展需多方协力

2025-01-10 17:49:14 来源:法治参考 -标准+

本刊记者 焦艳

当下,女性生育后面临回归职场与照顾幼儿之间两难的问题。近年来,为积极响应社会需求,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广东、山东、河北、北京等地创新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这种岗位的工作时间、管理模式相对灵活,方便“妈妈们”兼顾工作和育儿,在受到欢迎的同时也引发讨论。尤其对于如何更好实现企业与职工共赢、灵活用工中劳动者权益保障、就业质量提高等内容讨论较多。

两地探索推行“妈妈岗”

时下流行的“妈妈岗”,各地对岗位范畴均有不同。

2023年8月,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妇女联合会关于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的通知中提出,支持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将工作时间可弹性安排、劳动强度不大、工作环境好的生产岗位和专业技术管理岗位设置为“妈妈岗”,实行灵活上班和弹性工作方式。支持用人单位对负有照护儿童、失能老人或残疾人义务的其他劳动者,参照“妈妈岗”就业模式实行灵活上班和弹性工作。

2024年8月,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妇女联合会关于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通知明确规定,“妈妈岗”是指能够吸纳法定劳动年龄内对12周岁以下儿童负有抚养义务的妇女就业,工作时间、管理模式相对灵活,方便兼顾工作和育儿的就业岗位。

综合两省的政策文件可以看出,广东省对于“妈妈岗”的范畴主要按照岗位的要求进行区分,同时将一些负有照护老幼残弱义务的劳动者纳入范围内。山东的“妈妈岗”旨在限于抚养12周岁以下儿童的妇女,为育儿女性提供就业机会。值得肯定的是,“妈妈岗”为女性求职者带来更多途径,而且工作时间灵活,劳动强度不高。

西北政法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研室副主任张妤婕认为,大部分“妈妈岗”即是适用弹性工时制度的岗位。所谓弹性工时制度,是指员工在完成规定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个人需求灵活安排具体的工作时间,以代替统一固定的上下班时间。弹性工时制是企业实现劳动用工的灵活性与自主性的一种重要方式,还能够使企业获得一定用工管理弹性,满足了企业多元化需求。

“妈妈岗”权益保障有限

2023年9月至11月,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在对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中40岁以下的全职妈妈群体进行的调研显示,82.7%的全职妈妈有意愿重返职场,其中48.3%的全职妈妈希望能够兼职、灵活就业。

设立“妈妈岗”旨在缓解生育焦虑,为女性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记者对照各地发布的岗位目录来看,虽然在岗位数量上不断增加,但大多以劳动密集型岗位为主,岗位薪资相对低,职业晋升空间有限。

中央财经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中心主任沈建峰教授说,目前,一些企业设置“妈妈岗”,既有固定岗位,也有临时岗位;有全日制用工,也有非全日制用工。从岗位要求来看,大多数岗位适合学历较低或技能单一的女性。以一些“妈妈岗”采用非全日制劳动用工为例,沈建峰指出,这类岗位往往工作时间灵活、弹性大,加之法律对其未作出过多强制性规定,这种用工模式不强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导致劳动者随时会面临解雇风险; 在参加社会保险方面,对实行非全日制用工的员工,除必须参加工伤保险外,企业可以不为其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劳动者受保障范围有限。

在张妤婕看来,以“妈妈岗”为代表的灵活用工对未来劳动用工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但未来如何拓展妇女就业空间,还需要政策文件中对用工制度进行完善。

“妈妈岗”长远发展需多方支持

“妈妈岗”的设立,作为对女性就业问题的积极应对策略,对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这一模式能够稳健发展并持续发挥效用,需要社会各界协同合作,不断完善与之相关配套政策与服务体系。

张妤婕提出,应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包括不定时工作制、远程办公等在内的弹性工作制度,明确其适用范围,并优化企业申报行政审批流程,简化弹性工作制的审批程序并缩短时限。如近期,江苏省扬州市人社部门规定,各类企业申请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制时只需要提交书面承诺,不再需要提交其他书面材料。同时,缩短办理时限。从20个工作日的审批时限,缩短到3个工作日内完成,这种做法值得推广。

沈建峰认为,在探讨“妈妈岗”就业模式的良性运行时,不仅要关注短期措施,更要着眼长远规划。首先,在完善灵活就业制度层面,通过完善社会保险法以扩大对灵活用工、弹性用工的覆盖面,以减轻“妈妈岗”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其次,还应在解除劳动关系机制上作出合理安排,为劳动者提供明确的预期和稳定的保障,从而增强其对岗位的信任与归属感。再次,建立更为灵活的劳动合同签订机制、完善劳动争议解决途径等,满足“妈妈岗”劳动者多样化的就业需求。

此外,为了实现“妈妈岗”的优势最大化,实现女性员工与企业的共赢,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应该出台合理的政策支持、税收补贴措施,采取必要的用工成本分摊机制,降低企业用工成本,鼓励企业设立并优化“妈妈岗”;企业应该积极调整工作安排和管理机制,为“妈妈岗”劳动者创造更加灵活、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大对“妈妈岗”的宣传与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社会对这一灵活就业模式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