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少鹏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自然条件优越,人居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区内海岸线长且曲折,拥有较大海湾13处,近海水质优良率常年保持在100%。拥有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9个、2A级景区1个,是驰名中外的道教文化胜地,崂山风景区获评国家蓝色旅游示范基地,崂山区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并连续6年获评“中国最美县域”。
近年来,崂山区紧密围绕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紧紧抓住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先行示范区重大历史机遇,以全方位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精心打造“法润山海、‘营’在崂山”工作品牌,不断完善“绿色机制”、构筑“绿色法网”、共创“绿色未来”,为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注入政法动能,以法治之力书写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强化法治保障 完善生态环境优化的“绿色机制”
崂山区深入实施省、市、区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抓好各项任务落实,法治护航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在全区建立起区、街道(林场)、社区三级林长责任体系,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区总林长,崂山区公安分局建立起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任崂山区“生态警长”,各派出所所长及负责人任辖区“生态警长”的责任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警务工作特点和公安派出所工作实际,建立了一线生态警务站,生态警务工作站联合区应急、区自然资源、街道、景区等部门不定期开展林区专项巡查,强化林区源头管控,把生态资源类违法犯罪行为消灭于萌芽状态。构建了以生态警务站为支点、聚点成线、串线成面的生态警务新格局。
崂山区检察院依托“山·海·人·家”公益诉讼品牌,依法履职,开展预防性公益诉讼检察监督,开展名“山”保护专项监督,加大对崂山生态资源、文物保护等领域线索的挖掘力度,督促行政机关查处涉“山”违法行为。为服务保障经略“海”洋战略实施,以公益诉讼案件办理推动海洋环境提档升级。探索完善“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生态检察模式。
崂山区人民法院在环境资源审判和生态环境替代修复保护领域持续发力,在王哥庄法庭成立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宣教基地,联合沙子口街道办事处分别建成“补种复绿”和“增殖放流”两处生态修复基地,联合王哥庄街道办事处共建环境资源巡回审判工作室,不断深化环境保护、生态修复、普法宣传等方面的多方联动、协作共治,努力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为生态文明建设筑牢法治保障。
崂山区司法局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以“山海之城 和美之治”作为品牌背景,全力推进“和事崂”调解品牌建设,把以小调解撬动大治理、不断增强基层治理效能作为工作目标,全力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引导群众养成遇事找法、调解靠法的习惯,切实筑牢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同时,加强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设置“环保纠纷调委会”,依托沙子口流清湾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全面提升服务质效。
凝聚工作合力 构筑生态环境治理的“绿色法网”
崂山区政法系统认真贯彻“链长制”机制,开展服务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三联三促”活动,在深化新旧动能转换上加力提速。积极探索军地联动,推动行政机关与驻岛部队就线索移交、初步证据固定等多方面达成共识,实现对海鸟、海岛与海洋“全方位、无死角”保护。
针对大河东湿地被垃圾物掩埋、废弃物侵占情况,通过“现场勘察+专家意见+听证员听证+检察机关审查”相结合,对相关部门履职和整改工作进行评估听证,修复治理了80余亩湿地生态,推动大河东17.5万亩土地的生态环境实现改观。协同区自然资源局、崂山生态环境分局开展“海上磋商”活动,有效保护长门岩岛原始环境。完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围绕海上综合治理,与青岛海警局合力推动海上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落地落实。
培育特色亮点 共创生态环境发展的“绿色未来”
崂山区依托景区“1355”综合治理共同体,围绕党建引领1个中心,健全联席会议、联合执法、民主协商3项机制,推动景警、景政、景街、景社、景商5项联动,实施旅游秩序整治、交通秩序整治、摊点摊位整治、安全隐患整治、星级商户创建5个行动,多部门联动维护崂山风景区周边治安状况稳定。
建立“三级三域”全要素治理体系,设立公安局局长、派出所所长、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站长的“三级”生态警长,涵盖山域、海域、陆域的“三域”生态警务,打造“山海陆一体化生态警务共同体”。培树“山海益心”“映山红”全国十佳文化品牌,探索开展预防性公益诉讼,首创代表建议、委员提案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机制,把涉及公共利益保护的代表建议、委员提案转化为检察建议,把重大疑难公益诉讼案件转化为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合力推动问题化解。建立司法保护生态修复基地,以邀请媒体、学校师生现场旁听庭审等方式推动以案释法、以案预警。
崂山区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也是省级近零碳试点城市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综合性试点区域,全区政法系统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强化责任担当,不断凝聚工作合力,不断培树特色亮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质增效,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法治保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为加快打造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示范窗口区贡献政法力量。
作者系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