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把服务窗口前移到养老机构 开通绿色通道为公证便民提速

铜陵深入开展“法援惠民生·助老护老”行动

2024-12-31 14:44:42 来源:法治参考 -标准+

本刊记者 范天娇

“我们老年人对网络诈骗了解的少,这个活动对我们老年人来讲非常有意义。”居住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怡和永年医养中心的张敏奶奶,听完反电诈讲座后,了解到不少针对老年群体的诈骗手段,感觉受益良多。

开展针对老年人的普法讲座是铜陵市以法治力量助老护老的缩影。自今年8月起,铜陵市司法局联合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老龄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法援惠民生·助老护老”行动,积极为老年人提供适老型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治宣传、公证服务等公共法律服务,不断提升老年人权益保障水平,在全市营造了良好的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社会氛围。

精准普法解答所需

“对自称银行、社保等单位的电话,如何识别是不是诈骗?”

——“如果对方要求提供个人信息或进行转账操作,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其身份,不能照听照做,不点击链接或下载附件。”

“把房产赠与子女,怎么保障我们有房住?”

——“按照民法典规定,可以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

问答之间,加深了老年人对法律的认知。

在“法援惠民生·助老护老”行动中,律师、公安民警、公证员、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组团式”深入各养老机构和社区、乡镇,围绕老年人普遍关心的赡养继承、房产处置、电信诈骗、遗嘱设立等法律问题,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引导老年人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老年人群体在普法活动中容易被人忽视,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的犯罪活动多和手段翻新快,我们希望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升他们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铜陵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负责人郜放说。

在普法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还向老年人发放公共法律服务手册,方便他们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法律咨询和寻求法律帮助。

截至目前,在全市“法援惠民生·助老护老”行动中,共发放法律书籍、宣传册等宣传资料5000余份,接受法律咨询1500余人次,到养老机构和社区、乡镇提供现场服务24场次,举办普法讲座18场次。

设立站点就近服务

“我已经收到了赔偿款,真的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今年10月1日,安徽徽风律师事务所律师胡君接到了马大爷打来的感谢电话。

两年前,年近70岁的马大爷骑电动自行车与胡某驾驶的货车发生碰撞,导致十级伤残。经交警部门认定,胡某承担事故主要责任,马大爷承担次要责任。在受伤后,马大爷多次与胡某协商解决,但未能达成一致。今年6月5日,马大爷及其家人来到铜陵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经审查,中心工作人员认为马大爷符合法律援助条件,报请审批后,立即指派胡君承办。

最终,经过法院调解,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由胡某赔偿马大爷各项损失共计70000元。历时2年的纠纷,在申请法律援助后,只用了不到4个月就赔偿到位。

铜陵市坚持以优质服务援老,依法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对遭受虐待、遗弃或者家庭暴力的老年人申请法律援助,不受经济困难条件限制;对无固定生活来源、接受社会救助、司法救助的老年人申请法律援助,免予核查经济困难状况。对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预约办、上门办、一次办服务。

“我们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职能作用,把窗口前移,在大型养老机构等老年人较为集中的场所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点,选派律师等法律服务人员进点开展工作,第一时间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郜放说。

目前,铜陵市各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分别在4家市区大型养老机构和3家乡镇养老中心挂牌,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点,缩短服务距离,让老年人对公共法律服务可感、可知、可及。

完善机制服务升级

陈奶奶的老伴朱爷爷因病去世,生前遗产系其单位的一处福利房。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该处房产应由朱爷爷的继承人办理继承手续后方能发生产权变更。朱爷爷的两位子女和陈奶奶对该房产的分割没有争议,但陈奶奶年老出门困难,难以办理继承手续。

铜陵市衡平公证处了解情况后,为陈奶奶开通绿色通道,安排公证员免费为其提供上门服务办理继承手续。领取到不动产权证后,陈奶奶的家人特意来公证处表示感谢。

“上门服务是我们公证员力所能及的事,能用实际行动解决当事人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工作的价值所在。”负责办理的公证人员说。

为了让公共法律服务更好地惠及老年人群体,此次“法援惠民生·助老护老”行动推进公证行业减证便民提速,缩短老年人办理委托、遗嘱等公证事项的期限。对80岁及以上老人首次办理遗嘱公证免收公证费。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老年受援人,公证机构按照规定减收或者免收公证费。开展公证敬老服务月活动,积极为老年人开通办证“绿色通道”,采取巡回办证、蹲点办证、上门办证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一对一”公证服务。

同时,拓展老年人法律援助事项范围,降低经济困难门槛。关注高龄、空巢以及病患等重点人群,畅通绿色通道,实行优先接待、优先解答、优先受理,并指派经验丰富的律师提供电话预约、直接上门等服务。

市、县两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提供休息区、放大镜、老花镜、急救药箱等适老、助老设施,同时,安排熟悉老年人特点的工作人员负责接待服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涉老年人法律咨询给予优先解答、耐心解答、暖心解答。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