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长春南关法院探索建立“三审合一”少年法庭

2024-12-23 10:37:30 来源:法治参考 -标准+

本刊记者 刘中全 通讯员 于东林

“我们立足审判实践,着眼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在挽救涉罪未成年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持续发力,打造《“南”向阳光,“关”爱青苗》少年审判品牌,探索建立‘三审合一’少年法庭,最大限度保障未成年人权益,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房国华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南关法院积极延伸审判职能,不断探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路径,多措并举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推进少年审判专业化

“我们持续深化少年法庭改革,推动少年审判专业化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南关法院副院长高原说。

按照双向、全面保护原则,制定《南关区人民法院“三审合一”少年法庭建设实施方案》,建立未成年人案件“绿色通道”,将涉及未成年人犯罪和侵害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涉未成年人的民事案件以及涉未成年人的行政案件集中归口审理(即三审合一)。同时,完善未成年人审判场景,改造、建设少年审判专区,设置“一庭两室”,营造关爱、温馨、柔性的诉讼环境,以减少未成年人的恐惧心理和抵触情绪。

“我今后一定改过自新,远离毒品,远离犯罪……”不满16岁的小军(化名)在庭审时说。

2024年6月,南关法院不公开审理了这起未成年人贩毒案,被告人小军案发时不满16周岁,通过微信联络、线下交易的方式,向他人出售含有依托咪酯的电子烟弹,并在交易完成后与其共同吸食烟弹。贩毒吸毒性质恶劣,极大地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对此,南关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承办法官通过庭审教育对小军进行感化教育,讲述毒品危害,使原本法律意识淡薄的小军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据了解,自少年法庭正式成立以来,审判团队共计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31件,侵害未成年人人身权益的刑事案件15件,无发回重审及改判案件;受理民事案件5件,涵盖抚养权纠纷、抚养费纠纷、侵权损害赔偿等类型。

“少年法庭在审理这些案件时,充分考虑了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成长环境,不仅要作出公正的判决,更将‘教育、感化、挽救’方针融入未成年人审判全过程,借此引导他们认识错误、改过自新,重新回归正途。”高原说。

凝聚社会多方合力

“按照家庭教育指导令,在社区矫正期间,家长要积极地对孩子进行教育指导,督促孩子好好学习、遵纪守法……”在法庭上,南关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薛清昭刚刚集中审理宣判了三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但他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为其中一名涉罪未成年人的家长送达《家庭教育指导令》。

“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并非法院‘单打独斗’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多方合力。”高原说。

南关法院一方面针对未成年人的家长和负有监护责任的亲属进行家庭教育,提升其法律意识,并制作下发家庭教育指导令,督促监护人担负起教育和保护的职责。另一方面建立校园法治监督员机制,由监督员对涉及未成年人的各类风险隐患进行排查、收集和处置。聚焦同学矛盾、校园安全、家庭暴力等常见涉未纠纷,与校园纠纷调解委员会保持联动,推动矛盾纠纷早处置、早化解,形成“一站式”纠纷调处方案。

做优做实司法建议

南关法院不仅重视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工作,同时积极拓展审判职能,践行“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彰显人民法院担当,在狠抓执法办案的同时,精准“把脉”社会治理,做到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未雨绸缪”。

2023年初,长春市某浴池发生一起暴力犯罪案件,被害人为未成年人,且在浴池的房间内受到侵犯。在审理这起案件的过程中,少年审判团队的法官发现,案发浴池在住宿管理方面存在漏洞。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杜绝此类案件再次发生,承办法官向浴池经营者送达《司法建议书》,要求该经营场所对入住宾客做好身份信息登记、未成年人出入应有成年家属同行、加强包房门卡发放管理等。浴池经营者签收《司法建议书》后,仅用时一周便完成整改,尤其加强了对未成年人的住宿监管。

“针对审判过程中发现的社会管理问题及时发出司法建议书,能够推进司法审判与社会治理有效融合,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高原说,南关法院积极扩大未成年人保护“朋友圈”,推动各部门综合施策、共同发力。

南关法院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庭前社会调查、庭审教育、判后帮教、服刑改造等方面,加强与公安、检察院、司法行政等部门联动,全面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心理疏导、家庭教育、回访帮教等方面,加强与团委、妇联、教育局等部门的协作,完善未成年人审判社会支持体系,为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提供坚实保障。

持续深耕法治教育

2024年4月28日,时值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苗圃小学40余名学生走进南关法院,参加“花香伴法典 少年上春山”法治春游暨法院开放日活动,让学生们 “沉浸式”学法,“零距离”感受法治文化。

“未成年人普法教育是一项庞大且系统的工程,任重而道远。”房国华说,南关法院持续发挥法治教育的引领护航作用,落细落实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青苗计划”,结合法治副校长工作机制,打造“红领巾普法小站”等法治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普法进校园、“开学第一课”、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普法小剧场等线上线下普法进校园活动,织密保障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网,为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法治纽扣”。

“在幼苗成长为栋梁之前,人民法院的职责是用法律的盾牌为他们遮风挡雨。”房国华表示,少年审判工作初见成效,南关法院将让更多未成年人沐浴在法治的阳光之下、共享法治蓝天。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