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王莹
渔业,是福建省晋江市深沪镇的传统支柱产业。深沪渔港是农业农村部全国首批三大中心渔港之一,渔业产值占晋江市渔业总产值的70%以上。随着海洋经济迅猛发展,当地涉渔矛盾纠纷调处压力也在逐年增加。
近年来,晋江市深沪镇持续推进平安渔港建设,整合多方力量,探索海上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把“枫桥经验”从陆上“嫁接”到海上,把社区网格化同渔船网格化管理相结合,实现“简单纠纷就地调解、复杂纠纷多方联调”的大调解格局,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推进社会治理更有进度、安全生产更有力度、平安创建更有广度,筑牢平安渔港高质量发展根基。
普法当先 矛盾纠纷预防在前
“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只要一提到‘银行卡’,一律挂掉!只要一提到‘中奖了’,一律挂掉!……”在深沪镇华山村,第三网格服务站的网格长、网格员连同深沪派出所下村辅警一起走访入户,宣传防诈骗知识及维权知识。
深沪镇结合自身特色、凝聚合力,依托智慧网格,打造深沪港区“综治+”治理中心,加速民意速办平台常态化运作,拓展包括矛盾化解、治安防控、交通维护、平安宣传等多项功能,全力打造个性化治理品牌,有效解决群众微诉求。
为了引导渔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深沪镇在华侨古民居内建设渔民普法教育基地,配齐一站一法律顾问,在渔民中培育法治带头人。
“休渔期间,这些普法力量面对面为船东、船长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提供买卖、用工、租赁合同合法审查,并提供防范经营风险、安全生产等法律意见。”深沪镇党委书记孙晋展说。
深沪镇鼓励群众“常讲、爱讲、多讲”,结合全镇“民声网格”活动,在海上网格站设置“网格问计”二维码,解决渔民长期在外与网格交流不畅的问题,实时收集激活网上联动“面”,推进意见“码”上说马上办。
深沪镇还组织各渔业村(社区)网格员会同渔业互助保险业务人员“按船、按人”落实入户宣讲,鼓励渔船船东提高人身、财产及责任的保险金额,紧贴渔区安全需求,做到海难事故“预赔、快赔、足赔”,出海渔船保险参与率达到100%。
根据港区外来人口多的特点,深沪镇打造“网格+新深沪人”主题网格服务站,把网格打造成平安建设最前端的“哨岗”。
快速反应 矛盾纠纷发现在早
“以前一到捕鱼季,船舶碰撞、拖欠工资等纠纷严重影响大家出海作业。”码头上,正忙着往船上补充生活物资的张船长感叹道,“现在不一样了,一出现纠纷很快就被化解,一点都不耽误我们干活赚钱”。
贵州籍渔民王某在一次出海作业时不慎坠海,经全力搜救仍未寻获。王某家属情绪激动,与渔船方代表张某等人发生争执。
鉴于渔民坠海失踪一事较为复杂,深沪渔业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渔业协会调委会)第一时间掌握情况,抽调镇村两级多名资深调解员组成调解小组介入调解。调解员们针对双方争执不下的问题,梳理解决方案,解开双方心结。经过多方助力协调,渔船方与家属方顺利签下调解书,这起坠海失踪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近年来,深沪镇将陆地网格化治理模式向水上延伸,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划分成7个网格,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责任体系,同时对接区域内各部门和村(社区)、企业,吸纳网格内党员、老船长、法律顾问、村民代表等人员在“第一现场”调解海上纠纷,实现“网格吹哨,调解速到”。
“对渔港苗头性、倾向性突出问题,深沪镇定期集中排查和研判,实行镇村领导干部包案负责制,并定期组织督查回访,将矛盾快速化解。”孙晋展说。
深沪镇招募了200多名综治平安志愿者作为纠纷信息员,及时将发现的纠纷信息上报。同时,整合利用12345便民热线、派出所、海防所等部门现有的信息系统,加强镇综治中心和港区综治中心信息平台共享共用,实现矛盾纠纷情况“一屏展示”。
为全面掌握岸线巡逻死角及易发案区域情况,深沪镇设置了7个岸线管控执勤点,在派出所、海防所、海警、海事等部门和村级巡逻队联巡联防基础上,增加无人机+巡逻艇岸线24小时巡防,通过“物防+技防+人防+群防”手段,建立起警务警情与纠纷预防调解的对接机制,打通治理“神经末梢”。
打造阵地 矛盾纠纷化解在小
河南籍渔民刘某在深沪镇某渔船上工作。在一次渔船停靠码头的过程中,他不慎从驾驶台二楼摔下来,致颈椎严重受伤,其与渔船方就损害补偿费用问题产生纠纷。
渔业协会调委会了解情况后主动介入调解,联系厦门海事法院法官共同商讨案情,并与渔船保险方一同根据刘某的实际情况,协调合理保险理赔金额。经多方协调,刘某与渔船方达成协议,在“家门口”成功化解了这起渔船人身损害赔偿纠纷。
针对海上渔船多、涉渔纠纷多的现实情况,深沪镇成立渔业协会调委会,聘请法律人士及渔业一线资深人士担任调解员,通过打造阵地、聚合力量,及时就地调处渔业生产和渔民生活中出现的各类矛盾纠纷。
此外,深沪镇建立“诉调对接”绿色通道,与厦门海事法院开展海事纠纷调解工作的全方位协作,设立“海事诉调对接深沪调解室”。
“由厦门海事法院选派法官到深沪镇,对调解难度大的海上人身损害责任纠纷、渔船买卖合同纠纷等海事纠纷参与协商,提前介入调解,及时化解矛盾,也彰显了深沪渔业调解的法律效力和权威性。”孙晋展说。
据统计,2024年1月至9月,深沪港区共调解重大类、疑难类海事渔事纠纷 73 件,涉及金额超920万元,真正做到“小事不下船、大事不出港、矛盾不上交”。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