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申东 通讯员 马继宏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始终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积极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引领广大公安派出所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走深走实群众路线上下功夫、见实效,防范化解各类矛盾风险,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推动公安机关积极参与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和社区治理效能最优化。
推动警务深度参与基层治理
在永宁县公安局闽宁镇派出所情怀馆里,一张泛黄的老照片把时间拉回到20多年前。照片里,退休民警马旭东和几个村民坐在村头的小板凳上聊着天。作为首批随着西海固地区群众一同异地搬迁到这里的民警,马旭东不仅是闽宁镇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干沙滩”变成“金沙滩”奇迹的参与者和守护者,更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闽宁镇生根发芽的助力者。
30年来,几代派出所民警积极发动和依靠群众,采取就地解决矛盾纠纷的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辖区治理得井井有条,真正走出了一条移民地区实践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特色之路。
“来了这些年,我是明白了,‘枫桥经验’就是和老百姓人在一起、心在一起,一起移民、一起挖地窝子、一起抗风沙、一起搞建设、一起振兴家园、一起致富发展。”马旭东扯着嗓子说道。
如何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是公安机关必须答好的时代课题。
近年来,宁夏公安厅在集聚基层力量上下大功夫,积极推动在自治区党委出台的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基层治理能力“1+6”文件中,充分吸收采纳公安机关关于配强社区警务力量、深化平安社区建设等意见,为基层公安机关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政策保障,推动警务活动嵌入基层社会治理。
宁夏公安厅紧扣“改革”二字积极探索,将改革和加强派出所工作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举措,先后制定印发了改革和加强派出所工作实施意见和10个配套文件,在全区214个实体运行涉及户籍业务派出所设立党支部、配齐党支部班子,做到党的基层组织在派出所“全覆盖”。推动214名派出所所长进乡镇(街道)党政班子,1233名社区民警、1402名社区辅警进社区(村)“两委”班子或担任村主任助理。推行社区警务“1+X+N”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在全区591个一类警务室中组建由1名社区民警带队,辅警、网格员、警务助理、禁毒专干、司法调解员、警务联络员、治保积极分子等组成的社区警务团队,在1918个二类、三类警务室中推行驻村民警、辅警、警务专干、治保队员、义务巡防员等组成的农村警务团队,共同开展基层治理、巡逻防范等工作,让民警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更有话语权和协调力。
民警进入社区“两委”班子后,是否会影响本职工作?“不耽误,反而对工作有帮助。”永宁县公安局李俊派出所社区民警梁鹏说,他在社区中主要承担综合治理、维护稳定等职责,这与社区民警的岗位职责是相互促进的,“如今是大家帮干,信息互通,形成了‘1+1>2’的治理合力”。
为确保派出所工作有专人干、能干成事,宁夏公安厅通过警力招录、机关警力下沉、轮岗交流等方式充实基层一线警务力量,推动在全区650个社区、2210个行政村落实“一社区一警两辅”“一村一辅警”,从根本上解决了“事有人干”的基础性问题。公安机关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水平进一步提高,与社区各方治理组织联系得更加紧密,切实把派出所建设成为坚强有力的基层综合性战斗实体。
精心打造服务民生前沿阵地
小区树木影响采光、物业服务价格不透明、邻居养犬噪声扰民……日常生活中,遇到这些烦心事怎么办?近日,银川市金凤区上海西路街道馨和苑社区在紫云华庭小区“紫馨亭”开展了一次特殊议事会,上海西路派出所民警、综合执法队工作人员、物业管理人员和小区居民围坐在一起,就小区绿化、节日活动、维修服务、文明养犬等问题展开讨论。
“今天很多职能部门的负责人都在,现场就给我们答复,这种面对面交流的方式特别好。”居民伊淑梅说。
把话筒交给广大居民,讲出心中急难愁盼,大家的事让大家商量着办。座谈会大家面对面交流,积极提出意见及建议,对于能现场解决的问题,现场予以答复解决;现场不能解决的,工作人员详细做好记录,分类施策,落实责任,在后续工作中持续改进、及时反馈,力求提高居民满意度。
休闲娱乐设施更完善了、人行道坡度设定更合理了、小区环境更优美了……今年,上海西路派出所联合金凤区上海西路街道馨和苑社区组织辖区共驻共建单位、物业公司负责人、居民代表在紫云华庭小区“紫馨亭”里召开了4场议事会,为辖区物业服务领域的突出矛盾问题寻找对策,通过合理的意见收集方法和高效的意见处理方式,促进物业更好地为居民服务,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
近年来,全区派出所民警走上大街小巷,走入千家万户,用心用力办好群众的大事小情。让一个个家庭的“小和谐”“小幸福”,联结成整个社会的“大平安”“大稳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扭转公安工作被动局面,调整派出所工作重点,宁夏公安厅在全区推行“一室两队”和“一警多能”两种警务模式,深化“百万警进千万家”等活动,全面推行派出所“两不办理”机制(不办理刑事案件、不办理黄赌毒以及专业案件),确立派出所以管理、防范为主要任务,让派出所民警辅警真正沉在基层、战在一线,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安全防范、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普法以及服务群众各项工作中,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源头预防矛盾。
近年来,全区公安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率达95%以上,行政案件查结率较两年前上升19.88个百分点。
协同织密社区治安防范网络
2023年9月15日,平罗县公安局在通伏乡举行“双百双千”(配备百名高素质社区民警辅警、组建百个村级治保队伍、聘任千名警务助理员、发展千名“红平义警”队伍)工程启动仪式。组建172个社区(村)治保会,配备治保委员787人,聘任全县1215名网格员和31名专职调解员为辖区派出所警务助理员,吸纳1948名治安积极分子组建“红平义警”,履行情报信息员、纠纷调解员、隐患排查员、平安守护员、宣传教育员、治安巡逻员、应急救援员、文明劝导员、小型活动安保员、群众服务员“十大员”工作职责。
经过一年的努力,社区民辅警、警务助理员、“红平义警”和村(社区)级治保会互为补充、交互推进、专群结合的“四警一会”基础防控新格局初步形成,成功预警各类信访不稳定因素51起,发现整改治安、道路交通安全隐患36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19起,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双百双千”工程已经成为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扎实推进更高水平平安平罗建设的重点工作品牌。
举全县之力挖掘民力“富矿”,激活基层社区警务群防群治末梢“神经元”,破解警力不足难题,早已是全区各基层单位的基本功。
西夏区怀远义警、北方民族大学“蓝衫反诈”联盟、盐池县红盐义警、金凤区满城卫士、六盘义警……群众的事同群众多商量,大家的事人人参与,各地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激发全社会活力,统筹组织乡镇(街道)、社区(村)基层治理力量组成群防群治队伍2326支43680人,对提供有效情报线索、热心寻人、参与化解矛盾及护学岗等工作的群众给予考核积分奖励,形成“付出—积累—回报”的良性循环模式,最大程度调动群众积极性,社区民辅警、群防群治队伍提供有效线索数较去年同期上升27.72%。
独木不成林,一叶不是春。
以“枫桥”为标杆,从学“枫桥”,到创“枫桥”,让枫桥警务模式在全区落地生根。宁夏公安厅制定印发《宁夏公安机关创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和全区“塞上枫桥公安派出所”评选命名办法》,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作为创建的基础和关键,对金凤区公安分局上海西路派出所等11个在服务社会治理、“微警务”服务管理、治安防控、综治警务联建、智能安防、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方面创出亮点、做成特色的派出所予以命名表彰,对在开展派出所社区警务工作中成绩突出的10名社区民辅警记个人二等功,对全区公安机关80名派出所社区民辅警给予嘉奖。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