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尹茂林
为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积极探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模式,创新实施“四源四进”工作机制,推动“政源、警源、诉源、访源”与“进乡村、进社区、进行业、进网格”有机融合,多措并举促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 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走出一条具有牡丹区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新路径,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2023年,牡丹区一站式矛调中心“调立审执”全流程解纷工作法入选山东省“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
推进“政源”问题高效办理,完善依法行政体制建设。规范受理程序,持续强化政源建议线索摸排,构建“征集、办理、转化、反馈”有效运行机制。2024年上半年,累计向行业部门、有关镇街派发政源信息4.1万余条,持续推动基层治理从“行政末梢”向“治理前哨”转变。健全完善行政复议重大疑难案件会商会审、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审查听证等相关制度,高标准配置接待厅、调解室、案件听证庭等业务用房,入驻员额法官、法律顾问、行业调解员等专业队伍,成功调解疑难问题案件64件,着力推动政源问题实质性化解。压实承办责任,积极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探索“五社联动”(即社区、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共建模式,对“政源”疑难问题,坚持“一工单双交办”,有力推动行业部门与属地有效结合,共同推进问题化解。针对矛盾纠纷易发多发重点领域,相继成立行业调委会、专门调委会和调解中心。截至目前,共成立专业行业调解组织39个,直接参与化解行业问题纠纷3100余条。严格回访调查,探索建立回访调查制度,对“工单”进行100%回访,将办理结果如实反馈至发话人。对回访满意度差、重复拨打、案结事未了等问题,实行“一案一策”“把脉问诊”工作法,与群众进行一对一、面对面交流沟通,听取意见诉求,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案件化解满意度达95%以上。
深化“警源”问题分流处置,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有效协同化解非警务警情,以化解矛盾纠纷为导向,创新推行“红黄绿”三色接处警、“八位一体”联合调处工作机制,聚焦重点行业、重点场所、重点区域,不断加大信息整合力度,将求助、纠纷等各类警情分别推送至18个镇街“四源四进”工作站持续跟进化解。2024年以来,累计推送警情3.4万余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680余起,成功化解道路交通事故7100余起,综合化解率达98%以上。多方联动化解非法金融警情,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问题,全面提升反诈预警劝阻工作效能。2024年1月至9月,先后处置资金预警1125条,拦截被骗资金1657万元,预警后群众被骗率持续下降。不断加大网络诈骗犯罪打击力度,抓获刑事犯罪嫌疑人260人、行政违法行为人293人,追回发还涉案资金600万元、冻结资金3060万元。纵深推进化解重复警情,探索建立“群防群治、联防联治”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公安部门与镇街“四源四进”工作站有机衔接,深入开展“法治牡丹”专项治安整治、“夏季严打”等行动,跟踪处置化解重复警情47批次,侦办涉赌、涉黄刑事案件25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82人,办理治安案件109起、处罚482人。
聚力“诉源”问题诉前调解,联动调处涉诉矛盾纠纷。创新“调立审执”新模式,以牡丹区“一站式”矛调中心为阵地,创新实施“矛调+立案+审判+执行”全流程解纷工作模式,畅通延伸服务渠道,对群众来访咨询各类问题和矛盾纠纷案件进行登记汇总,按照行业权属实行精准分流,跟踪处置化解各类问题3500余件次。在全市率先组织速裁审判团队进驻矛调中心,有力推动“诉前调解+案件快审+立即执行”有机融合,对符合速裁条件的案件当日立案、进入速裁快审流转程序;对执行不到位的案件,纳入执行程序,高效破解执行难问题57件。构建“府院联动”新机制,研究制定《牡丹区府院联动机制实施方案》,针对重点领域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专门召开“府院联动”联席会议,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截至目前,围绕劳动纠纷、家事纠纷等事件高发领域,先后破解涉法涉诉领域疑难案件300余件。探索“案件回流”新路径,持续深入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针对群众申请法院受理民商事案件,在立案咨询、立案审查、诉前调解、调解延期等阶段,组织开展“三员”(即特邀调解员+行业调解员+网格调解员)调解,推动案件及时“回流”到基层,妥善化解各类纠纷5000余件。
加强“访源”问题跟踪问效,构建社会治理防控网络。聚力“访源”前端预防,建立健全“信访协调、部门会商、合力化解”工作机制,依托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村干部、网格员等基层力量,重点梳理各类不稳定因素,综合研判评估风险等级,落实落细化解稳控措施,及时将信访风险“化解在小、处置在早”。2024年以来,先后开展信访矛盾风险隐患拉网式排查12次,排查各类不稳定因素2000余条,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0%以上。做实“访源”依法处置,坚持有访必登、有信必复,针对各类信访事项,严格落实诉访分离和依法分类处理等规定,切实做到分清性质、明确管辖、转办督办到位。压紧压实首接首办责任制,强化“接诉即办”模式,扎实做好信访接待、判后答疑、释法析理、协助化解等各项工作,确保信访事项依法按时处理到位。强化“访源”监督问效,探索实行“信访+督查”工作模式,进一步深化信访与纪检监察、巡察监督等贯通衔接,聚焦“应受理而不受理”“应办理而不办理”“应监督而不监督”“应查处而不查处”问题开展监督,确保信访工作依规依法规范运行、信访问题依法按政策得到解决,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作者系中共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区委书记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