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赵红旗 侯建斌 通讯员 肖海生 王宁
近年来,河南法院系统牢固树立“双赢多赢共赢”“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理念,坚持监督与支持并重,努力以高质量行政审判助推高质量法治政府建设。2023年,全省法院共受理各类行政案件47458件,同比下降7.55%;审执结43629件,同比下降10.69%;其中一审受理案件19555件,服判息诉率为59.99%,同比上升12.38%。
凝聚各方合力,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
2024年4月9日,在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第三十九法庭,法官正在审理一起因房屋拆迁引发的行政诉讼案。
行政庭审判长肖海生法官听取了当事人的上诉请求,对其进行耐心劝导:“开封市人民政府已经确认尉氏县人民政府强拆房屋行为违法,并责令其对您履行补偿职责,已经在实体上维护了您的合法权益。针对强拆赔偿,您可以与政府进行协商或者申请行政赔偿,也可以另行提起赔偿诉讼,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更好及时维护您的权益……”
肖海生从当事人角度出发,为其解决困惑。同时,又向两级政府提出要合法地给予其房屋公平合理补偿的建议,并在庭审中对具体的处理建议给予有益的指导。最终,经过反复调解,双方均表示认可,当事人同意当庭撤回上诉请求,被上诉人尉氏县人民政府出庭人员接受法庭协商处理的建议,并表示庭后积极落实。此案以调撤形式实质性化解矛盾。
出庭人开封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宋顺感慨说:“整个庭审过程,没有剑拔弩张的激烈对峙,也没有程式化的庭审流程,只有肖法官言语朴实、语重心长、诙谐幽默的话语,引导我们在场人员理性思考,既抓住案件争议的实质,又提出合理有据的建议,让我们欣然接受,省法院的法官真中!”
如今,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已成为河南法院行政审判法官的共识。
“法院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需要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借助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河南高院行政庭庭长李继红介绍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法治河南建设,大力支持行政审判工作。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加强和支持行政审判工作的意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规定》;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条例》,听取并审议省法院行政审判工作情况报告;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府院联动工作,示范并带动全省所有市县建立府院联动机制,将涉党政机关执行、行政机关败诉率高、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低等纳入省政府推动解决的问题清单,在河南法治政府建设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
截至目前,河南省级“府院”联席会议已召开2次,推动解决21项重点问题。尤其是2021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推动下,总标的75.07亿元的7729件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全部执结;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从2021年的57.60%上升至2023年的92.20%。在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出效果”方面,省纪委监委将行政机关负责人不出庭应诉作为懒政、怠政表现形式,纳入案件查办线索;省依法治省办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纳入法治河南(法治政府)建设考核。党委领导、政府配合、人大监督、法院作为的法治环境持续优化,为行政审判工作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
提升服判息诉率,努力实现案结事了
彭某跟朋友合伙投资创业,开办了一家电子科技公司,主要销售用于测温的热像仪。2022年4月,因其在公司网站上使用了“某产品,红外热成像专业检测的最佳选择”表述,公司接到了河南省某市场监督管理局的20万元罚单。彭某认为这一处罚过重,便打起了行政官司。
案件经法院一、二审,判决撤销某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但某市场监督管理局认为,彭某的公司确实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九条第三项中“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的规定。该法第五十七条第一项规定,应“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对广告主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该行政处罚决定法律适用正确,遂向河南高院申请再审。
河南高院行政庭承办法官经过与涉案双方进行沟通,并召开听证会后了解到,彭某公司的网站主要是展示公司基本情况,既未实际展示相关产品的具体型号、价格、具体参数等详细信息,也没有可直接购买相关的产品的链接, 不存在通过网站直接售卖和收益情况。网站2021年4月创办以来浏览量极低,且涉案产品已于2021年6月1日停产,客观上不存在严重违法和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同时,法院也向某市场监督管理局确认,彭某公司的行为属首次违法,且其接到处罚通知后积极配合开展查处工作,并及时予以改正。
“我们在再审审查中,详细查阅了案卷材料,为全面了解各方面情况,寻找解决办法,今天就是专门听取大家的意见……”为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确保实现案结事了,2023年5月4日,肖海生与一、二审法官一起来到案件发生地,协调涉案双方进行现场沟通。
在充分倾听双方意见后,肖海生首先肯定了各方站在不同角度的观点合理性,其后就公司在涉案网站发布含有禁用词的违法广告行为,是否应适用行政处罚法关于情节轻微、不予行政处罚规定这一争议焦点,进行了释法明理:“为解决这个案件,我查阅了大量的国内相关案件资料,有多地的执法、司法实践均对该类轻微违法行为作出了‘首违不罚’的处理。尤其是在本案处罚决定作出前后,河南省和郑州市都下发了对轻微违法行为免于处罚的相关规定及免罚清单,其意义在于优化和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促进市场的繁荣发展。这些规范性文件的陆续出台,对本案的处理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处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执法不仅要有力度,更需要有温度。”
“河南三级法院的法官共同来到一线调解现场,对我们企业的案件很用心,很用劲儿,肖法官围绕争议问题,讲得很透,让我们很感动。这次经历对企业是一次深刻的法治教育,今后我们将坚守合法经营的底线,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我们愿意撤诉。”彭某当场表示自愿撤回二审上诉及原审起诉,某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同意撤销案涉行政处罚决定,撤回再审申请。至此,该行政争议得到了实质性化解。
该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表示,通过法官面对面分析解读法律,进一步厘清了行政机关在执法中的法律适用难点,有利于推动市场监管行政部门提升依法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凝聚优化营商环境的合力。
据了解,近年来,河南法院不断提高行政审判质效,提升服务社会治理的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服判息诉率,努力实现案结事了。
2023年以来,河南高院党组多次听取行政审判专项报告。2023年6月,河南高院院长胡道才在全省行政审判质效提升视频会议上提出要求,8月对行政审判质效不好的6家中院院长进行约谈。在示范效应下,全省各级法院院长均高度重视行政审判工作,其中,三门峡中院院长主动要求分管行政审判,濮阳中院院长、洛阳中院院长每周固定时间听取行政审判工作汇报,洛阳市域范围内14家基层法院全部由院长直接分管行政审判。
在建章立制上,河南高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审判工作提升行政案件服判息诉率的若干意见》,从队伍建设、审判程序、办案质量、管理考核等方面多措并举,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着力提升服判息诉率。针对征收拆迁、“问题楼盘”处置等涉及面广、矛盾复杂的行政纠纷,通过“府院联动”机制加强沟通、示范性诉讼等方式,共同预防化解争议。温县法院在县城主干道拆迁过程中及时介入,与政府共同推动,仅用22天即完成涉及266家征迁户、184间商铺、7.4万平方米房屋的征迁工作,未发生一起行政诉讼。
河南法院进一步强化诉中实质化解。河南高院要求所有行政案件坚持每案必调,坚持“穿透性”审查,以“如我在诉”的理念,推动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河南高院在办理一起涉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案件时,透过表面的信息公开诉求,帮助原告及背后70余户群众协调解决实际的交房、办证问题,双方当事人均向法院送来锦旗表示感谢;郑州市中原区法院在办理一起业主诉消防大队不履行法定职责案件时,查清并协调解决了案件背后的火灾损害赔偿问题,化解了上百个业主的潜在诉讼,实现“一案调、多案了”。今年以来,河南法院行政案件一审服判息诉率达59.03%,较2021年的46.84%上升十多个百分点;案件调撤率达到31.05%,较2021年上升超过二十个百分点。
注重协同治理,助推更高水平法治政府建设
针对近年来全省行政案件总量高位运行的实际情况,河南法院做实依法监督、协同治理,着力提升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近五年来,全省新收一审行政案件总体呈下降趋势;2024年1月至8月,新收一审行政案件9614件,同比下降1.21%。
李继红介绍说,一是助推行政复议发挥解决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省高院与省政府办公厅建立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常态化交流会商机制,与省司法厅联合举办首届全省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同堂培训,洛阳、焦作等地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行政复议窗口、参与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讨论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过滤阀作用。二是坚持从末端案件审理发现前端行政执法领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省高院连续5年向省政府及公安、自然资源等纠纷多发部门发送行政案件分析报告。针对工伤认定等高发多发类案,与人社等部门联合出台会议纪要;针对小商小贩“小过重罚”问题,与市场监管等部门形成会议纪要,统一执法司法尺度。全省行政机关败诉率从2021年的25.56%下降至2023年的16.91%。
新乡中院积极推动完善“党委领导、法院主导、检察监督、部门联动、府院共建”的行政争议实质化解格局。红旗区法院结合辖区市直机关多、发案量大等特点,在区综治中心专设行政争议化解室,整合区镇调解资源,组成专业团队,突出前端化解,诉前化解行政争议44件。获嘉县法院联合县检察院、县司法局在诉调对接中心成立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中心,明确专职调解员参与行政争议的诉前、诉中化解工作,2023年,获嘉县法院行政诉讼案件服判息诉率达94.12%,居全省法院第一位。
完善制度机制,提升行政审判质效
河南高院结合实际调整行政案件管辖机制,出台《关于调整行政诉讼案件管辖若干问题的意见》《依法准确确定行政案件被告的指导意见》,从“转圈推磨”的异地交叉管辖回归到行政纠纷当地审理,促进案结事了、减轻当事人诉累。
河南高院建立健全定期通报质效机制,坚持行政审判质效一月一通报,通报对象具体到中院及辖区重点法院和重点法官,明确要求中、基层法院院领导带头办理行政案件,加大案件协调化解力度,着力提升全省行政法官专业能力和业务素养。2023年以来,全省中、基层法院990名入额院领导办结行政案件5198件,占已结行政案件的15.02%,其中调撤率达到51.25%。
河南法院全面设立行政审判专业审委会和行政审判专业法官会议,2021年以来共研究疑难复杂案件114件。河南高院出台行政审判专业法官会议纪要,统一法律适用尺度标准。同时,明确要求行政案件二审要最大限度公开开庭、申请再审要公开听证,让当事人话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讲,全省二审开庭率保持在85%以上,再审审查听证率保持在90%以上,行政审判庭审法治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强化了法治宣传引导,助推社会各界提升法治意识。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