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基层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北固村之路”

2024-10-17 16:43:00 来源:法治参考 -标准+

本刊记者 罗莎莎 通讯员 王超 孙庆

“今年天气炎热雨水少,螃蟹产量下降是必然趋势。我也看过了,塘里螃蟹的死因不是农药导致的,有什么想法坐下来好好说。”近日,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阳江镇北固村农业带头人史廷华来到养殖户张某的蟹塘,查看螃蟹死亡情况时对张某这样说道。

此前,张某的蟹塘出现螃蟹死亡的现象,其认为是陈某家将带药的水流入共用的沟汊,导致出现这种情况,遂向陈某讨要说法,双方多次沟通无果,还上演了“全武行”。史廷华从养殖角度剖析问题所在。最终,张某表示不再追究此事,双方互相谅解。

在开展纠纷化解工作时,活用老党员、农业带头人等作用是北固村探索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之路的手段之一。

近年来,该村秉持“矛盾不上交”这一目标,以乡风文明、睦邻亲情、名人效应为抓手,用好老党员、农业带头人、“周公”、“娘舅”等突出作用,强化因症施策、对症下药,另辟蹊径用心用情探索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之路。

“建设平安乡村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北固村整合各种调解力量,针对不同类型矛盾纠纷,运用不同的化解方式,把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实打实为民纾困解难,提升了群众满意度,也展现了多元共治的真功夫。”高淳区委政法委副书记李求军表示。

用好乡风文化,激发土地纠纷处理“源动力”

因地处水乡圩区,水资源丰富而土地稀少,“寸土必争”是村民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宅基地纠纷一直都是北固村的“老大难”问题,由此引发的“红脸急眼”不在少数。

“在工作中,我们注重用好乡风文化、德治力量,进而实现村民由严于律人到严于律己的改变,成为解决宅基地纠纷的制胜法宝。”北固村党总支书记吴志峰介绍。

北固村通过邀请老党员、退休律师、农业带头人充当“裁判员”“田秀才”,以田间院头拉家常、不拘泥于在调解室的方式开展宅基地纠纷调解工作,以北固村先祖、进士张自超为引,激发村民自豪感和认同感,逐步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形成“村民有事村民讲,村民纠纷村民解”的良好氛围。

2023年3月,北固村张氏兄弟因宅基地界限问题产生矛盾。弟弟发现哥哥在建房时墙基越过了之前说好的界限,双方僵持不下,一时间无法达成一致,哥哥无奈向七十多岁的老党员张老求助。

“张氏宗祠就在村头,你们两人既是亲兄弟,又是张进士一脉,摸摸胸口问问到底想怎么办,是不是就非得争个我高你低。”调解中,张老先从亲情说起,并用“六尺巷”的典故进行说理,在长达三个多小时的谈心交流后,最终,兄弟俩握手言和。

“此类矛盾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如何顺畅化解这类纠纷,需要下一番功夫。”吴志峰说。

运用“周公”调解,打出家庭矛盾调解“组合拳”

北固村村民张某与妻子因感情不和,自愿离婚,初步协商是一人抚养一个孩子。后来,因为男方不愿意女方将其中一个小孩带走抚养,双方发生争吵,进而扩展到双方家族,矛盾不断升级。

北固村调解员章海霞在走访时得知这一情况后,联系政法网格员和“周公”吴某上门进行调解。吴某从当初两人相识到结婚、再到这么多年的相互扶持说起,软化双方态度,调解员引经据典与两人谈心说理,政法网格员则从法律角度进行释法。经过各方努力,男方同意最初的方案,但也请求不要割断两个孩子之间的联系,双方就此达成一致,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记者了解到,“周公”是高淳当地对媒人的称呼,在当地农村地区的婚姻家庭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当夫妻发生矛盾时,由“周公”居中调和,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为婚姻纠纷调解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化解纠纷时,既要发挥‘周公’‘娘舅’等特定关系人的作用,还要做到法理情相结合。”章海霞表示。

为此,北固村结合本地风俗习惯,用好“周公”调解在化解婚姻矛盾方面的优势,建立“基层调解员+政法网格员+亲情”调解工作模式,通过“周公”讲情、基层调解员明理、政法网格员释法,实现法理情三方兼顾、优势互补。该模式不仅可以有效修复夫妻关系,也强化人们遵纪守法及崇德向善意识,让群众能够在调解中接受一定的法律、政策及道德教育,进而自发参与其中。截至目前,通过该模式共化解纠纷27起。

发挥“能人”作用,描绘邻里纠纷化解“同心圆”

北固村村民孙某因建化粪池,与邻居赵某发生矛盾,拉扯中造成对方妻子摔倒受伤,双方自此“结仇”,时不时发生冲突。之后,村干部多次上门化解这起纠纷,但都被孙某拒绝,这也成为村上最难化解的“钉子案”。

“像农村地区发生的矛盾纠纷有时事情不大,矛盾点小,通常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若找不到症结所在、对症下药,纠纷不仅不能化解,反而还会升级。”吴志峰说。

经过走访了解,孙某曾在同村吴某所开办的公司打工,其间吴某对其多有照顾,孙某也甚是感激。目前,吴某还在积极帮助孙某刚大学毕业的儿子找工作。村矛盾纠纷调处服务工作站认为这是解决该起纠纷的一个突破点,遂找到吴某并向其说明情况。之后,在吴某的引导下,孙某认识了错误,并表示愿意承担责任。最终,孙某向邻居赔礼道歉,并达成和解协议。

近年来,北固村以乐邻安邻为主线,发挥村上知名人士的示范作用,在源头疏导化解矛盾上,通过发动熟人、能人、贤人,利用人熟、事熟、社情熟的优势,采取讲法、讲理、讲策略的方式,通过面子照拂、人情牵引等措施,大量婚恋家庭、土地、邻里等矛盾纠纷被化解在基层,有效避免了矛盾外溢上行。目前,已发展16名“能人”加入调解队伍,积极推动邻里守望,构建邻里一家亲的美好家园。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