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黄辉
近年来,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紧紧围绕公安工作现代化目标任务,坚持以服务实战为导向,以整合共享为基础,以业务融合为关键,以赋能基层为重点,着力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探索出一条覆盖面广、集成性高、融合度深、具有地域特色的智慧公安建设之路,加快形成和提升南昌公安新质战斗力。
数据大脑迭代升级
2024年2月,南昌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大数据实战赋能中心挂牌成立。该中心在“情指行”一体化改革的基础上,集合各警种信息和技术资源,构建响应迅速、研判高效、协同紧密、处置精准的警务运行模式,为基层民警开展打防管控工作提供精准的数据信息支撑。
“以往接到人员走失、群众遇险、自杀自残等警情,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定位难、寻找难、救助难的问题,现在有大数据赋能,民警执法执勤‘如虎添翼’。”南昌市经开区党工委委员、区公安分局局长谢浩说,大数据实战赋能中心在请求服务、响应支援、信息支撑、随案指导等方面与一线民警高效联动,实现办案民警吹哨、实战中心响应的“保姆式”服务支撑。
2024年3月初,南昌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下罗派出所接到一名群众报案,反映快递件在小区暂放点被偷。由于犯罪嫌疑人戴了头盔又身披雨衣,现场监控画面很难判断其信息。接到警情推送后,大数据实战赋能中心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很快研判出犯罪嫌疑人身份。随即,派出所民警准确定位并抓获犯罪嫌疑人,用时不到半天。
强大的警务科技支撑,让基层单位和办案民警更加“眼明手快”,小案快破、现案快办成为现实。据统计,借助大数据实战赋能中心,南昌市经开区警方110警情平均处置时间缩短20%,24小时内侦破案件比例均超40%。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南昌市公安局以“一警牵动全局、全局支撑一警”为核心目标,把大数据作为推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大引擎、培育战斗力生成新的增长点,组建大数据实战赋能中心,实行专班化运作、实体化运行,7×24小时不间断、不掉线向全市民警提供服务,打造集成高效的数据资源高地和智能精准的数据赋能大脑。
如今,南昌市已建设完成12个属地公安局实战赋能中心,各基层派出所同步设置综合研判岗,警种横向协同作战、纵向支援渠道全部打通。
“我们坚持系统性融合、整体性架构、协同性攻坚,不断完善智慧赋能基座,形成了‘1中心+6平台’的大数据实战应用体系,最大限度汇聚公安、政务、互联网等内外部精准鲜活的数据资源。”南昌市公安局科信支队负责人宋海平告诉记者,“大数据+”警务模式推动警务协作效能从“按时计算”跨入“秒级响应”,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数据侦管质效双升
“您好,请出示身份证!”2024年1月31日10时27分,涉嫌吸贩毒的朱某某进入南昌市境内,仅10余分钟,南昌县G105国道公安检查站执勤民警便将其抓获。
这是在大数据赋能下,南昌警方运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成果助力公安效能提档升级的生动案例。
据了解,南昌市公安局以南昌市主城区为中心,构筑由内至外四道防控识别圈,布建城际公安检查站,按照“1、3、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要求,将中心城区划分为22个快反处置圈,设立22个智慧街面警务站,实行24小时勤务模式,形成“智慧识别、圈层预警、支点查控、全域防控”的治安防控、网上追逃工作局面。
“我家孩子刚才被狗咬伤了,能帮我找找是谁家的狗?”日前,南昌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民警接到市民陈某的诉求后,立即通过“高新小警”小程序,同步整合数据资源,很快就找到了事发地点,并对咬人犬只的活动区域进行精准定位,按图索骥找到了犬只主人。
在民警的演示下,记者打开“高新小警”小程序,点击走访录入,程序便开始自动进行实时定位,还可通过语音输入快速录入信息。“‘高新小警’小程序拥有数据搭建简便快捷、信息检索快速准确、走访效率更高的特点。走访中收集到的矛盾纠纷及安全隐患,小程序后台可以一览无遗,民警可以利用小程序精准挖掘各类线索,用‘数据多跑路’换‘群众少费心’。”南昌市公安局高新分局麻丘派出所民警王剑说。
据了解,“高新小警”小程序上线以来,全警录入走访数据7.3万余条,自主摸排矛盾纠纷2313条,化解率达99%,搜集违法犯罪线索23条,带破各类案件42起,抓获网逃人员2名。
近年来,南昌市公安局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围绕实战实效、群众满意、民警减负,提升智慧公安建设应用质效,聚焦中心工作、专项行动、服务民生等各类场景,以好用、管用、民警爱用为导向,持续加大对各类小应用、小模型的研发力度,不断推动民警“一机在手”管社区、处警情、办案子,服务市域社会基层治理,大大提高了警务效率。
数据支撑实时可控
在南昌公安,有一条数据服务热线,基层民警只要通过拨打该热线,就能得到“点对点、精准性、伴随式”的深度数据支撑。热线开通3个多月以来,共为基层民警提供数据服务超1500单,被称为“民警自己的110”。
“以前没有这条热线,需要信息支援时,只能通过领导协调或者与相关警种电话联系,才能获取数据支撑,无法及时对警情和案件进行处置。”南昌市公安局东湖分局大院派出所副所长毛理辉说,“现在有了这条热线,可以让基层民警从繁琐的审批手续中‘彻底解脱’,省心又省力!”
为切实解决基层警务工作中警种协作“不同步”、部门保障“不跟劲”、数据支撑“不解渴”等问题,南昌市公安局坚持“基层第一、民警第一”的理念,以大数据实战应用为牵引,开设数据服务热线,专职负责数据情报、线索挖掘、类案研判,实现领导靠前指挥、警种按需支撑、资源全量共享、手段直通一线,推动公安工作由“自上而下提要求”向“自下而上提需求、自上而下作支撑”转变。
“大数据要成为支撑基层实战的利器,就必须破除警种部门壁垒,随时随地为基层民警提供扁平化、精细化、伴随化数据支援服务,这才是建设大数据赋能实战中心的要义。”宋海平说。
与此同时,南昌公安依托“警务微信”小程序,建立警务微信协同机制,开通“大数据实战赋能中心警务微信”,向所有民警开放添加好友权限,有需求的民警均可添加为好友,经身份验证后,即可将请求事项通过警务微信发送,赋能中心即时启动响应流转、研判支撑、警种协同、结果反馈的“流水作业”,让基层一线民警更具体更直接感受到“身后有靠山、随时有支援,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数据便利触手可及
“开车经过23个路口,可以一路绿灯,真是太通畅了!”2023年2月,南昌上线全省“最长绿波带”,北起赣江中大道的岭口路,南至赣江南大道的南龙蟠街,总长10.6公里,途经23个路口。
近年来,南昌市公安局交管局逐步搭建“1个智慧云脑+N个应用平台”,着力提升“智慧信号、智慧管理、智慧安保、智慧出行、智慧停车、智慧服务”六大功能,建成绿波道路165条,通过AI技术自动生成配时方案,建立交通信号“三级联动”机制,实现流量动态预警、交通信号智慧调控,道路通行能力明显提升。
据高德地图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南昌交通健康指数连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五。南昌也成为全国首个取消限号后更畅通的城市,“车辆不限号、交通不拥堵”已成为英雄城的一张亮眼名片。
“没想到,现在办理货车通行证只要掏出手机,在‘交管12123’App上申请通行码就可以了,不用出家门,真是太方便了!”某企业货车司机李先生高兴地说。
2023年,南昌市公安局交管局在全国率先试点货车通行码网上申领,办理时长从原来平均24小时缩短至不足5分钟,月均办件量超过4万张。
就近办、随时办、自助办……近年来,南昌市公安局坚持以大数据赋能公安政务服务改革,做到民生诉求全天候响应。借助市政府智慧小区和自助政务服务区建设“东风”,合理调整、科学设置自助机、服务岗亭、社区警务室等服务站点,围绕户政、车驾管、出入境、治安等公安政务服务高频领域,不断创新“快速办”“便捷办”“掌上办”“一网办”等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地便民惠企。创新推出全省首台集户政、治安、出入境、交管业务“四合一”的融警务智慧一体机,打造24小时综合自助服务窗口。
同时,依托南昌市政务服务网、“赣服通”等平台,打造“不见面审批”模式,网上可办率、全程网办率均达100%,157项全程网办“一次不跑”,行政权力下放13.6%,承诺办结时限平均压缩60%,即办件比例达62.9%,实现公安服务事项网上能办都办,切实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