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谁有权代表或代理法人签订合同

2024-09-11 16:14:45 来源:法治参考 -标准+

文 | 韦伟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从第一编总则到第七编侵权责任,可以说,民事领域的方方面面尽在这部法典之中。同时,民法典的出台也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意味着在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方面,中国有了实质性的进步和发展。

在公证行业中除了公证法和《公证程序规则》外,最重要的法律规定就是民法,从民法通则、民法总则,再到民法典,每一次法律的变动,对公证行业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此,笔者仅以民法典中规定的法定代表和经理制度为例,分析公证业务中的一项重要问题:在不存在合同无效或可撤销情形时,谁有权代表或代理法人签订合同?即谁的签字或盖章能够使合同成立?

法人签章能够使合同有效成立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明确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若是法人自身无法签名而只能盖章的情况下,法人盖章可以使合同成立。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在公证实务中,如果合同上有法人的合法签章,就可以认定合同依法成立。

法定代表人的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

民法典第六十一条规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第五百零四条规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外,该代表行为有效,订立的合同对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发生效力。”

公证实务中,公证员首先要审查合同行为是否超越权限。为此,公证员要审查三项内容:第一,公司的章程中是否存在对法定代表人权限的限制。第二,公司是否存在限制法定代表人权限的股东会决议。如果章程和股东会决议中没有对法定代表人权限的限制,法定代表人签订的合同依法成立。如果超越权限,则需要审查相对人是否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只有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超越权限,否则合同的签订有效。第三,对于担保事项,如果涉及上市公司,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九条规定,只需要审查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关于担保事项已经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通过的信息即可。

其次,要审查合同上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的真实性。在公证实务中,只要能够保证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系法定代表人本人真实意愿作出,即可认定合同成立。

经理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条规定:“执行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工作任务的人员,就其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以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发生效力。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对执行其工作任务的人员职权范围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如果合同是由法定代表人以外的其他工作人员签订的,则首先需要审查合同的内容是否属于该代理人的职权范围。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因此,如果属于职权范围,则合同成立,反之属于无权代理,合同的效力待定。公证人员在审查职权范围时需要注意,工作人员的职权范围跟其职务或所在部门有关,应当根据所在部门和其职务类型通常理解来认定其职权范围。例如,采购部门的经理有权签订采购合同,因为这属于其职权范围。在认定职权范围时要注意,公司的总经理的职权范围跟法定代表人没有区别。

其次,公证员需要审查公司内部是否存在对工作人员职权范围的限制。公证员可以查询公司提供章程是否存在上述限制,并且询问公司是否存在员工手册、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等内容对公司工作人员职权予以限制。如果有,则需要审查工作人员签订的合同是否超出了对其职权范围的限制。如果超出了限制,则审查相对人是否是善意第三人。如果是善意第三人,则合同有效,反之则效力待定。而在审查相对人是否是善意时,应该认定除非有相反证据,否则当事人主观上就是善意的。例如,公司已经向相对方提供了公司内部限权限制的文件,明确告知了代理人的代理范围等。

委托代理人的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

如上所述,无论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经理或者其他工作人员,都可以在法定权限范围内代表或者代理公司签订合同。而上述主体如果不能本人亲自签订合同的,可以通过委托代理人来签订合同。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所以,代理人可以在被代理人的权限范围内从事代理行为。

在公证实务中,首先,公证员需要审查被代理人的职权范围;其次,需要审查代理人的代理权限。主要审查委托书的真实性,以及受托人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的真实性。

综上,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当公证员审查合同是否因签章主体合格而有效成立时,需要从上述几个方面来分析。不能简单地因为工作便利,或者为了减少自身的风险,不加区别地要求所有合同都必须有法定代表人的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并且需要加盖公司法人章。须知,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既加重了当事人的负担,也不符合法律的要求,不利于商事活动的开展。

作者单位:北京市长安公证处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