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梁平妮 通讯员 胡科刚 刘娜
近年来,山东日照法院秉持“到群众中去、到矛盾纠纷的源头中去”的宗旨,推动27个人民法庭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擘画“前端指导、共治未病”“巡回办案、服务群众”“上门问需、把脉开方”的新“枫”景。
前端指导共治未病
“石材切割劳务人员与企业之间是不是劳动关系?作业期间受伤可以获得赔偿吗?”李某拄着双拐来到五莲县街头镇石材产业联合会,焦急地询问。
在此之前,李某在某石材公司作业时被石块砸伤,4个多月不能外出务工。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的受伤直接让全家断了生活来源,李某心急如焚,没等康复就来寻求帮助。
当天值班的联合会工作人员邢贞强面对这个专业问题犯了难,他马上进入“微法庭”群找“专家外援”。微信群里,五莲县人民法院街头法庭“在线法官”王义江看到“案情”,立即在线上作出解答,一番专业解读和指导让邢贞强做调解工作有了底气。邢贞强根据李某治疗支出和伤情,逐项列明了赔偿明细,迅速与石材公司取得联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成双方当天达成和解协议。李某很快拿到了赔偿款。
五莲县街头镇花岗岩资源丰富,辖区石材企业遍布。为服务石材产业健康发展,街头法庭主动对接辖区石材产业联合会,通过开展指导调解、定期培训,2023年以来指导诉前化解涉石企纠纷196件,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同比下降36%。
“面对诉讼增量,我们深刻体会到从源头上减少纠纷成讼,是破解‘案多人少’难题的最好方法。”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人民法庭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磊表示。
如何做实诉源治理?日照法院纷纷亮出“真招式”——东港区人民法院全体法官入驻网格指导人民调解和“无讼”创建;岚山区法院搭建法律适用、邀请调解、法律惠企、司法建议四大服务平台;莒县人民法院大力推进“庭所共建”;五莲县法院争取辖区党委、政府支持,将“万人成讼率”和“无讼村居”创建工作纳入社区目标考核;经开区人民法院成立诉源治理指导室,创新“三级过滤、双向推送、一体化解”的321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在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与法院之间双向推送……
巡回办案服务群众
前不久的一个晚上,东港区涛雒镇某村委会办公室灯火通明,这是涛雒人民法庭“夜间巡回审判”现场。原告涛雒镇某村合作社在清理农村“三资”过程中,发现部分村民未缴纳土地租赁费,在多次协商、催缴未果后,将其中3名村民诉至法院。
收到案件后,承办法官李治升了解到类似情况在该村不止3件。如何将办理一案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扩大到治理一片的治理效果?答案是巡回审判。
考虑到正值农忙,为了不耽误群众干农活,李治升将庭审时间定在晚上8点,庭审地点搬到了村委会大院。最后,在法官的居中调解和村内老者、街坊邻里的劝和下,3名村民均同意三个月内以分期还款的形式缴纳土地租赁费,案件调解结案。
可喜的是,这一场庭审达到了1+1>2的效果。后续几天,村委会根据法官指导形成的调解方案,向剩余欠缴租赁费的村民发送催缴通知,多户村民主动缴费或达成调解协议。
“群众需求在哪里,法庭服务就跟进到哪里。”日照中院下发《全市法院“枫桥式人民法庭”示范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拉开了全市人民法庭助推治理“向前一步”、源头解纷“提档加速”的序幕。岚山区人民法院巨峰法庭在省级农高区管委会、各交易市场设立 “流动”诉讼服务站,针对茶叶季节性强、交易时间短、诉讼效率要求高等特点,为茶农打造“10分钟司法服务圈”。莒县人民法院沭东法庭实施“打桩结网、多元解纷”工程,以辖区6个诉讼服务站为网点,发展村干部担任司法联络员、调解员,建立日常沟通联络、联动解纷、常态培训机制,促进更多纠纷解决在当地。
主动问需把脉开方
为了让老百姓更好地知法、学法、用法,岚山区法院巨峰法庭不定期到茶叶交易市场等场所开展普法活动,定期联合职能部门走访茶企、茶叶合作社。针对侵犯“日照绿茶”商标专用权包装的违法行为,巨峰法庭与茶企代表、茶农们召开座谈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身边发生的案例,介绍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
2023年初,日照中院全面启动“一庭一品”创建项目,推动法庭工作与辖区功能规划、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莒县法院刘官庄 “共享”法庭进驻全国塑料重镇产业园,为吹塑企业“量身定做”合同订立、劳务用工、直播带货等司法服务;经开区法院奎山法庭走进汽贸城,为涉车企业经营管理、车辆买卖合同等体检把脉;东港区法院山海天法庭“游有所依”服务队走进景区,为商铺店摊宣讲“诚信经营清单”,给外地游客当“娘家人”。
“特色品牌创建不是哗众取宠,而是让人民法庭的定位更加明确,履职的方式更有‘烟火气’,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落地生根。”日照中院民一庭庭长、人民法庭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唐玉国介绍。
一年来,全市人民法庭先后走访钢铁、茶叶、石材、木材、渔业等70余家大小企业、合作社和电商等,为各种行业、企业负责人培训授课32场次。“茶乡法庭”“石材法庭”“渔家法庭”“钢城法庭”“旅游法庭”等一批特色法庭,在群众的口碑和称赞中打响了“金字招牌”。
“人民法庭是司法审判的‘神经末梢’,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前沿阵地,我们将始终坚持人民满意的价值追求,以‘有解思维’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和辖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法院力量。”日照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鲁燕表示。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