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以铁的纪律推进法院工作跨越式发展

2024-08-16 16:36:50 来源:法治参考 -标准+

文 | 王晓东

image.png

图为河南省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王晓东

人民法院行使着国家和人民赋予的审判权,更应以铁的纪律这个“压舱石”来确保司法公正与廉洁,以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实际成效展现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

学党纪知行止 自觉校正思想和行动

学党纪才能知行止,党员干警要原原本本学习,清楚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全面检视自身言行,校正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坚决守住红线、守牢底线。

一是政治纪律重在“讲忠诚”。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要把遵守党的政治纪律作为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以政治纪律为纲,带动其他纪律全面从严,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绝对忠诚。

二是组织纪律重在“讲服从”。组织纪律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党的战斗力的基本条件。要处理好个人与组织、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约束的关系,增强组织纪律性,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步调一致。

三是廉洁纪律重在“讲自律”。腐败问题往往以作风问题开端,作风问题的实质就是纪律问题。遵守廉洁纪律,必须做到公私分明、秉公用权,不仅要管好自己,还要管好身边的人。遵守廉洁纪律,关键是保持定力、自警自省、严以自律,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做到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办的事情不办、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交的朋友不交、不该吃的饭不吃、不该拿的东西不拿。

四是群众纪律重在“讲为民”。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群众工作说到底就是千家万户的事,对法院来讲,一方面要提高诉讼服务水平,让当事人关注的诉讼事务“一次办好”“码上办好”;另一方面要围绕本职工作,做实“公正与效率”,努力让走进法院大门的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五是工作纪律重在“讲担当”。工作纪律是党的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证,有利于推动党员干部正确履职、担当作为。党员干部作为本院、本部门的“关键少数”,要勇挑重担,以上率下,带领全体党员在全市法院的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在每一个岗位上认真落实院党组的各项决策部署,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切实履好职、尽好责。

六是生活纪律重在“讲品德”。生活纪律是党员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主要涉及四个维度:一是生活情趣,二是两性关系,三是家风家教,四是公序良俗。生活纪律规范的大都是八小时之外的小事小节,但小事小节中有政治、有方向、有形象、有人格,要不断加强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建设,不断增强定力,涵养正气。

严明纪律规矩 推进法院工作现代化

严明的纪律是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和保障,如何将党纪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推动法院各项工作“跨越式发展”的实际成效,需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系统思维,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要坚持党纪和审判两手抓,融合推进政治建设与业务建设,通过党纪学习教育让广大党员干警不仅清楚不能干什么,还要明白应当干什么、怎么干,善于从政治上看、精于从法治上办,做实以廉洁促公正,把实现“创一流”目标这一当前全市法院的责任担起来、落下去,真正让各项工作“抓”之有纲、“落”在具体、“实”见成效。

一是强化政治意识,把“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必须始终牢记“政法姓党”,旗帜鲜明讲政治。法院干警身处矛盾纠纷化解一线,既要面对“疾风”“烈火”,又要面对诉讼掮客的诸多“诱惑”“陷阱”,在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上要毫不动摇。司法审判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所办的每一件案件、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无不事关人民群众公平正义的获得感,无不事关厚植党的执政根基。政治上的合格、政治上的坚定、政治上的成熟,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需要我们每一名党员不断砥砺、一生坚守。

二是强化宗旨意识,将“人民至上”践行到每一个司法案件中。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法院厚植人民情怀,就是要以“如我在诉”的意识办好每一个案件。群众利益无小事,案件本身可能有大小之别,但不应有轻重之分,每一个案件都是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都是“头等大事”。法院干警在办理每一起案件、经手每一件事情、接待每一位当事人时,要慎终如始,保持“三心”:第一,保持敬畏之心。对手中的审判权保持如履薄冰的敬畏之心,秉公办案,案子办得好不好,不是由法官或法院说了算,而是以当事人是否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最终的检验标准。第二,保持仁者之心。对于法官而言,“仁心”就是要发自内心对每个参加诉讼的当事人表示尊重,平等对待案件和当事人,对当事人给予充分的理解宽容,进而以谦和、体谅的心态去调整矛盾、化解纠纷,通过办案,用法官的司法智慧彰显法律深厚的人文情怀,带动社会崇法向善。第三,保持工匠之心。又好又快解决纠纷,是群众的第一呼声,法院干警必须秉持“实质解纷”的办案理念,围绕“案件查清、道理讲清、纠纷结清、事务办清”的目标,在案件审理中尽可能做到一次性、一揽子实质化解矛盾纠纷,避免就案办案、程序空转、以案生案,以最小的诉讼成本、最少的司法资源实现最大诉讼效益。

三是强化主责主业,高质效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要加强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管理,抓深抓实司法改革,全面提升审判工作质效。审判管理是审判工作的“牛鼻子”,事关审判质效、公平正义和司法公信力,贯穿审判各个环节,不仅在于管人、管案,还在于管理好人与案的关系,是一项具有基础性、关键性和长期性的重要工作。审判管理是人人参与、各司其职的“全员审判管理”,需要多点发力、形成合力。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要树立数据思维,对自己办理的案件“心中有数”。在攻坚克难、弯道超车的路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要用“创新”的办法提高解决问题的成效,做到不为“不为”找借口,只为“有为”找方法。第二,坚持系统观念。要统筹审判管理各类主体,规范立、审、执各个阶段,紧盯第一次接待、第一次审理,用好线上线下各种手段,上下联动,让更多纠纷“一次性化解”。统筹发挥好党组、审委会、院庭长、专业合议庭、法官等主体作用,既要发挥“专”的优势,又要形成整体“聚”的合力,推动审判质效提升。第三,以数字化改革赋能。推动智慧案管平台和数据决策系统覆盖审判管理全流程、各方面。大到法院审判运行态势分析,小到每位法官质效精准画像,均通过数字化手段实时呈现,助力审判管理实现案件全生命周期“精、准、细、严”的闭环管控,推动“经验决策”转变为“数助决策”,全面提升法院内部管理现代化水平。

强化队伍建设 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法院铁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从重申党章、颁布“八项规定”入手,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推动全党立规矩、严纪律、定制度,开启了新时代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新征程。

近年来,人民法院把党风廉政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一些基层党组织存在纪律松弛等状况明显改善,党员干警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显著增强。但仍有一些党员干警纪律意识淡薄,不学纪、不守纪,对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从小事小节狠抓作风建设的认识产生了懈怠和麻痹思想,损害了法院的形象、影响了司法公信力。

严明纪律规矩,贵在坚持,难在持久。人民法院落实严管厚爱就是要把管住“案”作为管住“人”、治好“院”的着力点,把严的标准树立起来、把严的纪律执行起来,从政治纪律抓起、从政治规矩严起,切实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全面提升法律政策运用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科技运用能力、舆论引导能力,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法院队伍。

作者系河南省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