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赵红旗
走进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司法局张陶司法所,院内布局简约大方,院墙绘制宣传图文,法治韵味十足;来到新县司法局田铺司法所,崭新的二层楼房和院落映入眼帘,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宽敞明亮,功能室干净整洁,工作人员着装统一、用语得体,目之所及规范,身之所感舒适……而在一年前,这两个司法所业务用房年久失修、人员短缺、保障不足。
“这是全市全力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打造乡镇(街道)、村(居)法治综合机构发生的变化。”谈起司法所的变化,信阳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饶祖明介绍说。
近年来,信阳市司法行政系统准确把握新时代司法所工作的职能定位,把“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融入司法行政人血脉,凝聚成推动司法所建设的不竭动力,上下同心,攻坚克难,励精图治,奋勇争先,成功创建“枫桥式司法所”15个,全市223个司法所全部达到“五星规范化司法所”标准,成为全省唯一一个“五星规范化司法所”全覆盖的省辖市。
强力推进目标任务
“直面问题,明确任务。”饶祖明说,信阳市司法局准确把握基层法治建设需求,直面过去“五星规范化司法所”创建占比落后局面,以坚定态度和严实作风认真践行河南省司法厅“单项工作创品牌、争第一,整体工作上台阶、争一流”的“双争”工作目标,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重视支持,把司法所创建工作纳入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和平安建设考核目标、市委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重点任务、市委大督察办年度督察内容和市委政法委年度督察重点工作。
信阳市司法局制定《全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工作台账》,将各县(区)司法所创建工作具体化、清单化,把司法所建设情况纳入全市司法行政年度工作目标,列入县(区)司法局每月目标考核指标进行排名通报,并召开全市司法行政基层工作会议,对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工作进行深化部署。同时,信阳市司法局以“四下基层”(政策宣讲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矛盾调解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为抓手,组织相关业务科室工作人员走遍全市223个司法所,实地指导创建工作。
信阳市司法局党组加强与各县(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沟通协调,定期公布司法所建设情况,逐一约谈工作滞后的县(区)司法局长,确保创建工作强力推进。在市司法局指导下,各县(区)均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推进司法所建设工作,积极创新路、抢新机,推动落实。固始县司法局将29个“五星规范化司法所”创建任务分解至各乡镇(街道),以县政府办文件印发创建工作方案,每周向县政府主要领导呈报创建进度,对落后乡镇(街道)通报催办。商城县委、县政府先后召开4次会议研究部署“五星规范化司法所”创建工作,县委书记、县长专题听取汇报。羊山新区由功能区改为行政管理区,市司法局以服务羊山新区企业与民生为导向,从市司法局划拨15个政法专项编制、调整13名公务员成立羊山新区分局,在羊山新区组建了11个司法所,推进羊山新区基层法治建设。羊山新区分局联合新区大督查中心和新区政法综合治信访工作办公室对司法所建设工作进行全程跟踪督查,仅半年时间实现司法所阵地及人员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转变。
“我在司法所工作31年,亲身经历了司法所的变革与发展。我们所由最初几十平方米的破旧平房,发展为现在360平方米的崭新楼房,人员力量更加充实,职能作用发挥明显,得到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息县司法局曹黄林司法所所长陈兵感慨道。
陈兵的感慨,是河南省司法厅新一届党委强基固本,扛牢职责使命在基层的缩影。河南省把加强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建设等内容写入《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将“创建一批‘枫桥式司法所’”写入2022年省委一号文件,省司法厅部署开展加强司法所建设和司法所建设强基创优两个三年行动,为司法所高质量发展创造了难得机遇。信阳市司法局扛牢职责使命,强化组织领导,直面发展困局,拉高工作标杆,全力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以一域之力尽全局之责,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全域共建全面提升
信阳市把司法所业务用房作为硬性指标,抓住乡镇机构改革契机,通过改建、置换等多种方式对司法所进行升级改造,共增加业务用房面积2.95万平方米,所均面积达235平方米。同时,下大气力对被挤占借用业务用房进行清理整顿、限期整改,截至目前,共推动整治问题司法所7个。
各县(区)司法局通过公开招录公务员8名,增加事业编制75名,政府购买社工、调解服务等77名,增强了司法所工作力量。其中,商城县委编办印发《关于充实商城县各乡镇司法所工作人员的通知》,明确从各乡镇(街道)统筹2名事业编制划转至司法所,共为全县19个司法所增加事业编制38名,目前人员已全部到位。
信阳市司法局持续推进新入职律师到司法所实践锻炼工作,为司法所开展工作提供专业法治力量;建立司法所所长到上级机关学习培训制度,每季度选取优秀司法所所长到市司法局业务科室培训学习,提升专业能力;常态化举办全市司法所所长能力提升培训班,邀请省市县三级业务专家精准授课、实操演练,全面提升司法所所长综合素能;联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选表彰全市优秀司法所和司法所长、优秀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营造见贤思齐、事争一流浓厚氛围。
与此同时,信阳市司法局积极争取市县乡三级财政支持,2023年,全市共投入司法所建设资金近5000万元,鼓励各县(区)建立奖补激励机制,激发各地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积极性。其中,平桥区司法局对每个新建司法所投入资金30万元,对已建成的“五星规范化司法所”补贴15万元;固始县政府对司法所建设情况进行初验,对排名第1至10名的乡镇(街道)奖补10万元,对排名第11至20名的奖补5万元。为增强司法所工作人员职业荣誉感和身份认同感,信阳市司法局制定印发《信阳市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统一规范着装指导意见》,目前已有6个县(区)的125个司法所、230名工作人员着装配发到位。
积极参与基层治理
“每当看到调解成功时群众喜笑颜开,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满足,这更坚定了我对人民调解工作的热爱。”光山县马畈司法所人民调解员邹婷婷的感言说出全市人民调解员的心声。
信阳市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构建基层治理安全屏障,强化司法所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首要任务,扎实开展“践行‘枫桥经验’助力平安河南”人民调解专项活动,指导司法所组织调解组织扎实开展纠纷定期排查和重点排查,切实发挥人民调解感知、化解矛盾纠纷的“前哨”功能。各司法所着力深化诉调、警调、访调、检调对接机制,加强“两所一庭”联动调解工作,形成调解工作合力。2023年,全市司法所指导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调解纠纷2.13万件,指导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1.11万件,全市人民调解调处化解纠纷总量较2022年增长82.08%。
在信阳市司法局指导下,全市司法所以“建设法治乡村”服务保障乡村振兴,协助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指导司法所对其辖区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进行法治体检,对违法违规以及难以操作执行之处等提出修改意见,指导司法所在村(社区)设立法治宣传栏,宣传法律法规、定期进行更新,推动司法所稳步开展“八五”普法工作,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顾问等深入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开展民法典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并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解答法律诉求。2023年,全市共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3835场次,受教育群众193.42万人次,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3.05万次。
信阳市司法局扎实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工作,推动全市司法所切实承担全面依法治乡镇(街道)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协调推进、督促检查乡镇(街道)法治建设工作。在司法所设立乡镇(街道)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办公室,为开展执法监督提供保障,推动建立司法所所长列席乡镇(街道)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指导司法所深入开展合法性审查工作,提升党委、政府依法决策水平。2023年,全市司法所为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开展合法性审查、提出法律意见建议632件,参与制定规范性文件307件,引导公众参与征集立法建议326件次。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