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蔡文慧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关系到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是否能如期实现。司法参与则是乡村振兴的法治保障。人民法院作为政法战线的主力军,要运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完善大调解格局,妥善处理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矛盾纠纷,建立健全科学的乡村治理体系,依法有效推动和服务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现状分析
筑牢战斗堡垒,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机制。按照“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的工作思路,认真履行党建工作职责,党组书记积极履行第一责任人,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人民法院通过开展“党员先锋岗”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警发挥“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引领作用,将党建工作融入到“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中,走出一条党建引领法院改革发展的新路径。将党建与审务工作相结合,以构建多元解纷机制为抓手,以法官团队为主导、人民调解为主力,不定期开展法律咨询、纠纷分流、调解指导、诉调对接等工作,前移诉讼服务关口,促进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打造独具特色的“多元解纷资源共享、党建共联、诉调对接”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密切联系群众,打造共建共享共治新机制。在处理基层矛盾纠纷时,鄢陵县人民法院坚持群众路线与依法履职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注重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注重发动群众,主动加强与村(居)“两委”、社会组织、基层群众沟通联系,积极拓宽群众参与司法渠道,紧紧依靠基层组织,解决广大群众的急难愁盼,形成“大家的事情大家办”的纠纷化解新格局,打通依靠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践行“枫桥经验”,打造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新机制。“枫桥经验”是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方案。在应对矛盾纠纷时,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防范诉讼隐患和依法受理案件相结合,依法主动将关口前移,将工作职能向前、向外延伸,通过搭建平台、织密网络、强化指导、宣传教育,充分发挥乡村治理桥梁纽带和法治保障作用,推动纠纷化解于诉前,纠纷化解于未起,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问题探究
法治思维方式和乡村思维方式存在差异。法治思维方式要求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要求法官和当事人严格遵循法律规范解决诉讼纠纷。乡村思维方式是按照乡规民约、乡土人情、风俗习惯等社会规范,借助熟人或者有威望的人来进行调解。乡村思维和法治思维的不同,使人民群众和法院、法律产生一定的距离感。
司法服务水平与乡村法律需求不相适应。司法审判服务已逐步推向乡村,但司法服务与乡村逐渐增长的法律需求不匹配。同时,由于司法服务方式单一化,导致服务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路径仍然未完全通畅,诉讼调解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大调解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司法裁判和当事人心理预期存在差距。一方面,乡村社会事务具有不规则性,一些矛盾纠纷无法完全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另一方面,经过对人民法院判决案件研判发现,难以做到案结事了,可能还会引发新的矛盾纠纷。
完善路径
人民法院具有职能优势和专业水平,在乡村治理中担负着重要使命。
一是打造服务乡村治理新模式。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涉“三农”经营、管理风险,通过走访、电话等形式及时给予提示,提出风险防范建议。为“三农”派驻服务法官开展法律服务活动,开辟绿色诉讼通道,引导“三农”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对涉“三农”诉讼案件,立案时加注“绿标签”,开辟快速受理、快速审理、快速执行的“绿色通道”。以实现跨区域立案为重点,大力推动网上立案服务,全面铺开跨区域诉讼服务,切实解决异地诉讼不便等问题,减轻当事人的诉累。
二是优化参与乡村治理新路径。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充分借助“熟人社会”的乡村思维方式,开展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司法调解驻法院调解室的优势,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建设诉讼便民联系点,在乡村内部聘请联络员,以“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和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为支撑,拓宽民意表达渠道,推进司法为民、服务于民的长效机制建设。解决乡村群众的矛盾纠纷,诉讼便民联系点是法院与乡村的联络地,主要负责法院与乡村之间的联系,减少群众诉讼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三是创新参与乡村治理新方式。坚持法治乡村理念,丰富乡村法治文化生活,引导广大群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建立巡回审判常态化工作机制,积极开展送法下乡系列活动,以帮助村民解决利益诉求的角度出发,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定期发布各种典型案例、涉农法律知识,给予其诉讼指导。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和素养,在普法内容上贴近农民的实际生活,在普法形式上贴近农民需求。通过采取上门立案、电话立案、预约立案等工作举措, 让司法更便民、利民、益民,畅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四是强化参与乡村治理新方式。人民法庭要立足审判实际,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和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力军作用,主动融入党委、政府领导下的诉源治理新格局,积极响应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把人民法庭打造成基层司法前沿阵地,建成多元纠纷解决中心、综合服务中心。
作者系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