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孙立昊洋 徐明皎
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六大保护中的第一环。
近三年来,陕西省检察机关立足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职能,主动承担起未成年人保护的政治责任、法治责任、检察责任,多点发力推动司法保护与家庭保护互融互通,推动法治教育向家庭延伸,督促“甩手”家长依法带娃,全面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引导全社会关心关爱未成年人,营造更加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以检察履职筑牢未成年人家庭保护防线。
强化个案指导 提升家庭教育“法治含金量”
陕西省检察机关针对严重监护失职、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等问题,以制发“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令”的方式,为家庭教育注入专业司法力量。结合个案特点,提升家庭教育“法治含金量”。
咸阳市杨凌区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检察官注意到,在一起抢劫案件中,2名涉案未成年人有着相似的家庭问题——家庭教育缺位。结合心理疏导与社会调查走访,检察官了解到小花(化名)系重组家庭,年仅15周岁的小花曾有长达9年的留守儿童经历。小朵(化名)亦是如此,自从父母离异后,小朵也变成一名留守儿童。初中辍学后的小花和小朵,过早步入社会,又缺乏正向的价值观引导,树立错误的金钱观、交友观,加之法律意识淡薄,因讲究朋友“义气”,最终误入违法犯罪的歧途。
办案检察官发现,在她们的成长过程中均存在父母管教不当、监护缺失、亲子关系淡漠等问题。结合本案情况,杨凌区检察院邀请区妇联副主席、家庭教育专业人员等组成“帮教小组”,围绕2名涉罪未成年人存在的法律认识、家庭亲子沟通、交友等问题,制发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令,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对父母存在的履职缺失予以训诫,并签署观护帮教协议,开展督促监护及观护帮教工作。帮教组成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家长们补上了缺失的“家庭教育课”,并就如何正确进行家庭教育给出具体建议。
西安市雁塔区检察院针对一起未成年人抢劫案件的4名犯罪嫌疑人,与区妇联开设《智慧父母微课堂》,定制18节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实现手机在线观看学习,结合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社工不少于4节课的单独辅导,帮助4个家庭的家长顺利与孩子沟通、交流,提升帮教效果。
陕西省检察院第九检察部细化标准、量化评定、优化流程,指导新城区院、富平县院等基础较好的地区先行试点开展涉未成年人案件家庭教育评估、指导工作。收集试点过程的有益经验和突出问题,多次修订完善相关指导意见和措施办法,形成“社会调查——家庭教育评估——家庭教育指导——成果运用”的闭环工作模式。
据了解,2023年以来,陕西省检察机关联合相关单位共开展家庭教育指导1074次,有力促进“甩手”家长依法带娃。
汇聚多方参与 规划家庭教育“路线图”
近年来,陕西各级检察机关能动履职,协调家庭教育相关部门,为家庭教育工作实施提供“路线图”。
据陕西省检察院第九检察部副主任巩树芳介绍,该院牵头研究制订《关于在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与省法院、省教育厅、省公安厅、民政厅、省司法厅等8部门联合会签,链接多方资源,为有效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提供了基本遵循。全面梳理总结未成年人检察实践中开展社会调查、亲职教育、心理疏导、困难帮扶等家庭教育相关工作具体经验,印发《陕西省检察机关涉未成年人案件家庭教育评估办法》,进一步明确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开展家庭教育的评估标准,从实践层面增强涉未成年人案件家庭教育评估工作的操作性。
据了解,陕西各地与相关部门积极对接,建立家庭教育合作机制27个。
商洛市院与市家庭教育学会会签《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联动机制框架协议》,西安市新城区院与区妇联、关工委、教育局、团委会签《新城区涉未成年人案件家庭教育评估及指导工作实施细则(试行)》,进一步细化家庭教育评估和指导工作的适用范围、主要内容、调查程序、结果运用和机制保障等内容。榆林市院以及城固、汉阴等多家基层院分别制定《检察机关“督促监护令”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家庭教育指导与监护监督职能。
融合专业力量 构建家庭保护“同心圆”
陕西省检察机关找准司法保护与其他“五大保护”的融合点,不断加强与民政、共青团、妇联、教育等相关单位和未成年人保护社会组织的沟通配合,结合专项行动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职,推动解决未成年人保护的机制性、源头性问题。
西安市两级检察院联合妇联等部门克服资金、场地紧张等困难,因地制宜依托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社区服务站、教师进修学校等场地建成家庭教育指导实践基地4处,市级家庭教育指导实践中心设置20余项课程菜单,可供受教育对象选择。
榆林市院在全市法院、检察院、妇联、民政等部门选聘一批具有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背景、家庭教育指导师或心理咨询师等专业资格认证的20名人员,组建家庭教育指导师团队,研发一批包括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儿童心理健康、亲子关系修复等主体课程26件。
宝鸡陈仓区院与宝鸡协合心理研究院签定《开展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帮教考察、心理评估工作协议》,提供专业家庭教育指导16次,帮助17名涉案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其中4人考上大学。
汉中市留坝县院密切与同级公安、民政、团委、关工委等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重点单位的协作配合,形成线索及时移送、定期研判、限期解决的线索处置机制,在摸排出1名儿童因父亲去世、亲母失踪、继母改嫁,却因继母户籍未迁出无法纳入民政救助的线索,立即协同公安机关、民政部门帮助该未成年人办理“失孤儿童”身份,解决监护、救助问题。
探索宣教新模式 提升依法带娃“热力值”
据了解,陕西省检察机关还积极探索法治宣传教育新模式,采用“线上宣传+线下宣讲”共同推进的方式,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双向结合的路线,加强家庭法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结合办案中发现的未成年人家庭教育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2023年,部署开展全省检察机关“检爱同行——法治进家庭”专项活动,收集研发课件50余件,面向广大未成年人家长和监护人开展宣讲500余场,受众家庭8万余个。
2023年9月,陕西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旭光走进周至县新区小学,向家长面对面讲授开学第一课。淳化县院联合县妇联在村镇、社区开展暑期儿童关爱活动,邀请专业家庭教育指导师现场进行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榆阳区院未检干警深入乡镇、社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送法进家庭宣传活动,通过现场宣讲、发放宣传单、以案说法、聊天谈法等形式,为群众答疑解惑、释法宣教。
陕西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丁鹏敏表示,陕西省检察机关始终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大局、检察工作全局、平安陕西建设布局中去谋划推进,以能动履职推动家庭保护不断取得新成效。累计有6个集体、6名个人被全国妇联表彰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4个案例被最高检评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典型案例和优秀案例。
“家庭法治教育是人生的起始教育和奠基教育,陕西省检察机关将积极探索建立操作性强、有效适用的家庭教育制度机制、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评估标准和方法,合力推动家庭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以更优更实的检察履职促推未成年人家庭保护责任有力落实。”丁鹏敏表示。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