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标价上千元成本仅百余元 劣酒“改头换面”变“特供”

公安机关开展“净风”行动重拳打击“特供酒”

2024-06-05 16:54:01 来源:法治参考 -标准+

本刊记者 张晨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冒用中央和国家机关、人民军队名义,以低档白酒灌装、勾兑生产、销售所谓“特供”“专供”等假酒牟取暴利,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正常市场秩序,滋长不良社会风气,损害党政机关、人民军队形象。

在浙江省台州市,公安机关根据群众举报,成功破获一起非法制售“特供”“专供”假酒案,捣毁窝点1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查扣假冒的“专供”“特供”等假酒20余种1300余箱。

“我们当时接到受害者李先生报案,他从2018年起从犯罪嫌疑人黄某某处多批次购买价值140余万元的茅台酒,经专业机构鉴定为假酒。”台州市下辖的玉环市公安局民警吕漳回忆道。

“我和黄某某之前就认识,偶然一次聚会的时候,听说他在外省有买酒的特殊渠道,能够买到‘特殊’的酒,并且比市面上要便宜。”李先生此后从黄某某处陆陆续续购买三四十箱。因为口感不对,便做了鉴定,发现是假酒。

“黄某某进入我们视线以后,台州、玉环两级公安机关成立专案组开展研判侦查。”吕漳告诉记者,“犯罪嫌疑人黄某某在外地工作期间认识了孙某,回到台州后经常在其朋友圈宣称自己有‘门路’,把假冒白酒卖给40余名受害者,获利巨大。”

经查,2017年以来,犯罪嫌疑人黄某某在明知所购白酒系非法生产的假酒情况下,与外地酒类销售人员孙某勾结获取货源,专门订购“特供”“内供”假酒及假冒知名品牌的白酒,对外宣称所售假酒系“特殊渠道直供酒”,利用其朋友圈、业务关系大量向当地企业经营者推销。

玉环市公安局治安行动大队大队长高川说:“这类犯罪作案手法往往比较隐蔽,通过内部小圈子或者熟人介绍的方式进行销售,因此在发现案件和后续取证方面比较困难。通过对黄某某进一步核查,逐步挖掘出上线经销商孙某和假酒生产供应团伙张某某、唐某某、白某。”

“孙某表面上是一家白酒研究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实际上以销售假酒为生。”高川说,“作为分销商,孙某有渠道能买到茅台、五粮液等知名品牌白酒的正品,借此真假混卖,消费者更难辨识”。

“张某某、唐某某白天开网约车,晚上则在外省一处民房生产假酒,并通过白某在物流公司工作的职业便利销往全国各地。”吕漳说,“快递物流很难追踪到具体货物,他们反侦查意识比较强。随着近几年的打击,这类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法隐蔽性越来越强” 。

高川向记者出示犯罪嫌疑人手机里的广告图片,在酱香型白酒中,打着“XX军区”标识12瓶一箱的“特供”酒标价为6500元一箱,“XX办公厅专用”6瓶一箱卖到3900元……

“根据犯罪嫌疑人交代,这些所谓‘特供酒’,都是根据客户请客、送礼等需求而定制生产的。”吕漳指出,所用包装材料是从包材供应商那里买来的假包材,最开始收购二手包材旧瓶装新酒;后来供不应求,便参照网图造假。而用来制作“特供”“专供”酒的原料则是从周边商铺买来的低端散装白酒进行灌装,成本约为十几元,包材造假成本每瓶在180元左右,对外销售时平均每瓶非法获利上千元。

其后,警方又循线追踪打掉另一个以宋某为首的假酒生产供应团伙和包材供应商竹某某。至此,该案涉案人员全部被抓获,摧毁了从生产到终端销售的全链条犯罪网络。

记者注意到,有关部门于2013年印发通知,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使用“特供”“专供”等标识,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公安部等六部门于2022年发布《关于禁止销售“军”字号烟酒等商品的通告》,明确网上网下销售的“特制”“接待”“内招”以及“军供”“军队特供”等标识、字样的商品均系非法产品。

“特供”“专供”酒之所以禁而不止,吕漳分析道:“用‘特供酒’招待客人,说到底还是为了面子。公安机关联合多部门开展综合治理,希望从观念上把喝‘特供’‘专供’酒从‘有面子’变为‘丢面子’。”

2024年4月,公安部部署开展“净风”专项行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冒用党政机关、军队等名义,生产、销售所谓“特供”“专供”等假酒犯罪活动,要求坚持以打开路、重拳出击,多管齐下、综合施策,集中侦破一批非法制售“特供酒”犯罪案件,坚决摧毁一批犯罪团伙,依法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分子,铲除一批犯罪窝点,斩断一批非法利益链条,整治一批重点地区案件,有效遏制非法制售“特供酒”犯罪活动,有力净化社会风气,维护党和政府、军队良好形象,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

公安部强调,要突出打击重点,紧盯“特供酒”生产、销售、运输、存储等环节,重点打击制售“特供酒”包材犯罪,彻底摧毁非法印刷商标、党政军专用标志的地下“黑窝点”。要针对重点地区地域性职业制假犯罪特点,深入开展源头打击,在假酒的主要生产、消费地区,组织开展集群打击,有力斩断“产供销”犯罪链条。要加强对电商、直播、社交平台等网上重点部位的巡查,对摸排掌握的重大线索,集中破案攻坚,实施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打击。要加强宣传引导,坚持边打击边宣传,开展以案释法,加强对制售白酒、印刷、包装、物流寄递及电商等行业从业人员法治教育,增强守法经营意识,引导公众树立正确消费观念。要健全协同机制,按照“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要求,主动对接市场监管等单位,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协调联动、情况互通、打整同步的常态化工作机制,有效整治“特供酒”乱象。

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始终保持对生产、销售所谓“特供酒”等犯罪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坚决依法严惩。同时也提示广大消费者,网上购买高档酒品需谨慎,凡宣称党政军单位“特供酒”“内供酒”等均系假酒,一旦发现应积极向公安机关或有关部门举报,避免落入消费“陷阱”,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