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罗莎莎 通讯员 孙姣姣
2024年2月,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科技创业园内两家公司因为工程合同支付费用发生纠纷,无锡市公安局锡山分局警务服务茂驻点民警获悉情况后,第一时间与两家公司主动沟通,经过多日联系协调,最终双方对账后将相关费用正常结算,圆满解决了纠纷。
锡山公安分局在科技创业园精心打造“融合型”警务服务茂,构建以中心警务室为基础,一体牵引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前哨、经盾服务站、“太湖e警”综合服务点三大功能区,公检法司等部门联合入驻办公的“1+3+N”运作模式,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3年以来,无锡市公安局锚定“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改善民生”系列工作目标,顺应民盼、不负“企”望,先后推出“便民助企十六项”、持续优化“太湖e警”公安政务服务平台等务实举措,以法治化方式架起“防护网”,不断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让营商环境更温暖,让企业经营更有安全感。
优化政务服务
“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好了!”此前,蒋先生急匆匆来到远东集团“太湖e警”综合服务点,因妻子得病急需住院治疗,但因未办理居住登记无法享受医保政策。服务点民警了解情况后,立即引导其在无锡公安政务服务平台进行加急办理,仅用时3天就拿到了居住证,蒋先生的妻子得以顺利入院治疗。
据悉,宜兴市公安局在远东电缆所在地打造的这一服务点辐射远东集团、中建材新能源等企业及周边的四村一社区,解决了企业、群众相关业务办理提交材料多、来回跑等突出问题,成为企业员工体验“就近办”的第一选择。
政务服务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2023年以来,无锡市公安局紧盯企业所盼、群众所需,以建设、完善、提升“太湖e警”公安政务服务品牌为主导,打通数据壁垒,拓展智慧功能,简化办事流程,以“数据多跑路”换来“群众少跑腿”。
目前,无锡市共建成108个“太湖e警”综合服务中心,为企业群众提供264项公安业务“一窗通办”服务,依托“太湖e警”公安政务服务平台线上可实现9个警种、160项公安业务“全流程网办”“免证办”。
保护知识产权
“我们中小民营企业遭遇知识产权侵权,往往会因为起诉和举证方面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而主动选择妥协甚至放弃。”位于惠山区洛社镇的无锡斯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忠无奈地说,2023年,有一家外地企业购买他们的专利设备用于生产后,竟私自仿制产品并向市场销售。最终在惠山公安的指导下,他们成功取证并打赢了官司。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近年来,无锡公安在全市支柱产业、领军行业、龙头企业创新设立“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前哨”,依托警企互动机制,与企业交流互动、问诊需求。目前全市已设立4家。
依托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前哨,无锡公安还开通案件受理“绿色通道”,严厉打击侵害企业利益的合同诈骗、侵犯知识产权等突出犯罪,坚持追赃挽损与打击破案并重,最大限度帮助企业减少损失,打造服务经济发展的融合阵地,让“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前哨”成为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金哨”。目前,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前哨”直接获取线索破获知识产权案件近5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0余人,涉案金额达3.8亿余元。
此外,为服务保障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无锡市公安局成立警企联络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实施细则,组织开展“解企业、促公正、提效能、护发展”专项行动,了解企业生产中遇到的痛点以及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对问题诉求分级分类开展攻坚,累计走访企业430余家,解决难点问题206个。
开辟绿色通道
近日,无锡一家智能装备公司的专管员管女士到新吴区行政审批中心出入境服务窗口求助,为按时完成设备交付工作,急需为印度客户方公司的7名印度籍工程师申请延长签证。民警立即为其开辟绿色通道加急办理,提速受理流转审批等各项环节,在最短时间内办理延长签证,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
无锡公安还积极助力全市对外开放和外贸工作大局,在市县两级出入境窗口设立“服务企业专窗”,为商贸人员出入境手续办理提供便利,市级有制证权事项可实现当日办结;“一人一策”制定海外高层次人才引才方案,协助相关企业引进相关人才;江苏省率先重启“长三角口岸签证代转”,先后为韩国LG、德国沃克等外企的外籍人员来锡搭建“空中快捷通道”。2023年以来,无锡公安出入境部门已累计为30余家公司开辟“绿色通道”,助力企业“走出去、抢订单”。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为保障企业货物运输安全畅通,无锡公安全面优化货车通行政策,全市取消24小时禁止货车通行区域;中型及以下新能源封闭式、厢式车辆允许全市范围内通行(除个别路段外);冷链车在地面道路可不避高峰通行……货运政策优化累计惠及923家企业、3181辆新能源货车。
道路通畅才能有效汇聚发展流量。新一代交通信号控制中心的建成,实现全市2097个路口交通信号机的联网联控;可变限速、可变车道、信控优化、绿波带设置等一系列措施,全方位提升路网畅通度;“e路通”交通事故线上线下一体化处理新机制线上快处模式,有效消除群众处理事故四处奔波、耗时费力的困扰,2023年以来,通过“e路通”处理的交通事故10.3万余起,占全市同时段轻微交通事故总量的73.1%。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