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赵红旗
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建立法律风险提示机制、推进“执转破”工作……河南省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通过各项改革创新举措,持续优化司法服务,推进多元解纷,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
4月12日,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邹波说:“全市两级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在持续推进司法公正与效率、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数据赋能提升诉讼服务质效
邹波介绍,驻马店市两级法院紧紧围绕“办实事,解民忧”,创新司法服务举措,深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和“互联网+”应用,用数据赋能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
驻马店市两级法院全面推行“12368+”一站式诉讼服务,由涉企专员接待,并根据企业办理业务的诉求,及时推送下发预约办理通知单到各窗口,并预约联系主审法官及法官助理进行接待,为涉企当事人提供立案、审理、执行阶段的诉讼事项的预约办理、联系法官、收转材料、法律咨询、案件查询、投诉建议、案件旁听等优质的一站式营商环境司法服务,成为法院与企业之间的“连心桥”。
“互联网+远程提讯”模式,将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在法院的各项工作中创新应用、深度融合,真正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2024年以来,驻马店市两级法院开展互联网庭审5441件,远程提讯756件。
2023年2月,驻马店中院在全省法院率先自行制作并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同步上线“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优化营商环境意见收集平台——驿法办”微信小程序,线上公开收集回应人民群众反映的立案、审判、执行等领域存在的问题,畅通人民群众表达诉求、释疑解惑的渠道,并安排专门部门就反映问题、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收集、分析研判、督办处理,及时反馈结果。
根据“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优化营商环境意见收集平台——驿法办”微信小程序收集的意见建议,驻马店中院改建律师专用通道、优化一站式诉讼服务窗口设置,健全完善审判监督管理、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等机制制度建设,有效实现诉讼服务全面提质增效,为营造更加公平、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司法力量。
繁简分流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驻马店中院坚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制定下发《关于建立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繁简分流机制的意见(试行)》,紧抓审判质效,优化审判流程,提高知识产权审判效率,提升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实现知识产权案件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做到简案快审、难案精审。全市两级法院通过建立知识产权案件繁简分流机制,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案件审判质效,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知识产权案件一审服判息诉率达96.66%,有力推动构建知识产权工作格局。
驻马店中院建立与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主体的协调联动机制,形成知识产权行政、司法保护合力,与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制定《关于联合建立市场主体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实施方案》,并制作《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告知书》。同时,驻马店中院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每年联合发布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开展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诉源治理,共建市场主体知识产权保护及法律风险提示机制。
“注册商标是企业的质保凭证和信用凭证,关系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切身利益,是生产者的无形资产。”邹波举例说,在原告河南花花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花牛集团)与被告花花牛某公司、驻马店某量贩等侵害商标权、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中,驻马店中院审理认为,“花花牛”是花花牛集团的注册商标及企业字号,该商标及企业字号在乳制品行业获得了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对消费者来说具有极强的产品识别性与认可度。作为同样从事乳制品行业的企业,借用花花牛集团的注册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使用,主观上有明显“搭便车”的故意,足以导致相关公众误认为花花牛某公司与花花牛集团存在某种联系或为同一市场主体,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损害正常市场竞争,构成不正当竞争。该案的审理,既维护了花花牛集团的合法权益,又提醒企业经营过程中应当遵循诚信原则,不得将别人企业字号、知名商标作为企业字号使用,不得在产品上使用与别人注册商标近似的标识。加大对侵权行为惩处的司法导向,引导知识产权权利人正确选择维权途径,有助于净化市场,震慑和预防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对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产权、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完善市场主体救治和退出机制
驻马店中院持续推进“执转破”工作,2023年3月,驻马店市中院成立执破合议庭,以“执转破”带动破产案件受理数量的提升。2023年,全市各类主体向法院申请破产案件101件,较2022年同期增加79件,增长率达359%;全市法院裁定受理95件,较2022年同期增加77件,增长率达428%;审结92件,较2022年同期增加79件,增长率达608%。2023年破产案件结收比为96.8%,收结案数量在全省排名第五,破产案件平均审理周期为162天,同期相比减少256天;审结破产案件92件,清理债务近300亿元,66家企业通过破产清算有序退出市场。
“3家上亿资产企业重整成功。”邹波说,昊华骏化集团有限公司重整案,化解企业近200亿元的债务负担,保障了2000余名职工就业;天旭房地产开发公司破产重整案,有效保护商品房消费者合法利益,实现债权100%清偿,从裁定受理重整申请到批准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仅耗时44天,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通报为河南法院涉房企破产审判六大典型案例之一。
与此同时,驻马店中院积极开展诉调对接,制定并下发《特邀调解组织和特邀调解员工作规范》,与驻马店市豫南总商会协调建立豫南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发布《驻马店中院与豫南总商会做好诉调对接工作的通知》,与驻马店总工会联合下发《诉调对接工作意见》,引导当事人通过多元解纷机制快速高效化解纠纷。
执行联动加快胜诉权益兑现
驻马店中院协同驻马店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开通查控专线,将查控窗口前移到两级法院执行局,实现对不动产的查询、查封、解封由“面对面”变为“网对网”;协商驻马店市公积金中心将冻结、解冻功能嵌入“点对点”系统,实现对市县两级公积金查、扣、划的全流程办理;巩固完善“法院+公安”执行协作机制,与驻马店市公安局成立执行协作联动领导小组,明确双方工作职责及负责人员,确保公安联动工作落实落地,有效解决“信息查询、车辆布控”等查人找物执行难题。2024年以来,通过执行联动机制建设,全市两级法院查询各类房产、公积金、公民信息4万余条,扣押车辆89辆,通过公安查找、控制被执行人164人,有效震慑逃避执行、规避执行的违法行为。
驻马店市两级法院以积极的工作基调妥善执结涉企案件。坚持政府引导、多方联动、分类施策,统筹各种资源,通过司法手段促进保交楼工作的开展;快速执结多起党政机关拖欠民营企业执行案件;审慎采取强制措施,平等保护各方当事人的权益,最大限度减少执行行为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2023年,对150家企业采用“活封”形式,对291家企业进行信用修复,促成577家企业自动履行还款义务,在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人权益影响。
在加快胜诉权益兑现上,一方面,驻马店市两级法院以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作为抓手,从执行通知书发放、财产查控等24个重点节点进行动态监测,提升执行办案效率。其中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结案平均用时从2022年的77.56天压缩至2023年的53.87天;另一方面,强化执行威慑,扎实开展“豫剑执行”专项活动,全市法院每周六组织开展集中执行活动;畅通沟通渠道,主动公开两级法院执行局负责人联系方式和接访时间;扩大影响范围,以市政府新闻办的名义召开新闻发布会;主动接受监督,开展全市“法检两长”监督执行活动,邀请代表委员参与见证执行,推动全社会形成理解执行、支持执行的广泛共识。
在健全信用联合惩戒机制上,驻马店中院与市文明办等40家单位建立“构筑诚信、惩戒失信”体系,通过平台共享失信信息4943条,发布诚信建设红黑榜4期,曝光失信企业315家。同时,鼓励失信主体主动纠错,构建自动履行为主、强制执行为辅的执行格局,对积极履行生效裁判文书义务的失信被执行人依法解除惩戒措施、消除失信影响。2023年,全市两级法院通过信用修复机制共计修复被执行人信用信息4541条,其中涉及自然人4033条,涉及法人及其他组织508条。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