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普法强基“接地气” 服务群众“零距离”

专访曲靖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文生

2024-04-26 14:53:01 来源:法治参考 -标准+

本刊记者 石飞

image.png

图为云南省曲靖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王文生

2023年,云南省聚焦法治宣传工作的短板弱项,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精准发力,启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着力提升普法针对性、实效性,夯实普法基层基础,增强全民法治意识。专项行动中,曲靖市创新探索普法方式,着力将枯燥难懂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场景,突出普法重点、建强普法队伍,推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深入人心。

如何创新探索普法方式,使普法工作更接地气、更有实效?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曲靖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文生。

本刊记者:为何要以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的方式开展普法工作?

王文生:首先,全民普法和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至关重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其次,尽管近年来云南普法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短板弱项,特别是不少农村地区普法力量薄弱,部分基层群众法治意识淡薄,导致因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经济往来等矛盾纠纷引发一些恶性命案,所以省委、省政府专项部署,聚焦法治宣传工作的短板弱项,用一年时间深入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着力提升普法针对性、实效性,夯实普法基层基础,增强全民法治意识。另外,当前曲靖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赶超跨越、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持续巩固曲靖良好发展态势、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迫切需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所以,做好普法工作是曲靖的现实需求,也是发挥政法力量为曲靖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的有力举措。

本刊记者:曲靖是如何开展普法工作的?

王文生:普法工作要实现有针对性、实效性,就必须做到政治性、专业性和多部门协同性。曲靖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普法工作:

一是压实普法责任。坚持强基固本,把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作为全市“安全稳定建设年”重要内容,与全市奋进新征程推动新跨越三年行动一体推进,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年行动、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融合推进,推动县、乡、村“三级书记”带头抓、亲自抓。同时,实行工作定期调度、督导检查和通报问责制度,推动市级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市包县、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网格)、网格包户”一包到底的责任体系,强化共同担当的责任意识,既压实属地主体责任,又明确市级挂包单位和工作队的连带责任。此外,坚持强基固本,转变各地就命案抓命案的观念,将开展专项普法作为抓好命案防控的源头性、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实,提升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甄别隐患、防范命案的能力。

二是建强普法队伍。建强普法队伍是做好专项普法工作的基础,只有建设一支讲政治、高素质、业务精、接地气的普法队伍,才能有效推动普法工作的开展。首先,体系化推进建设“群众身边的普法队伍”,建立三级专项普法工作队和“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机制,全面夯实基层普法根基。整合市县乡三级普法队伍力量和社会普法资源,组建234支普法工作队、176支志愿者工作队,培养8943名村组“法律明白人”。全市5306名政法干警每季度到挂包村(社区)全覆盖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专项普法工作队到全市9个县(市、区)及曲靖经开区开展下沉专项普法,2023年以来共完成6轮集中下沉普法。在此过程中,曲靖注重提升普法效果,对有矛盾纠纷、法律咨询等情况的村民,组织普法工作队员、“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等专业人员进行面对面普法。其次,加强与市政协互动,依托乡镇(街道)政协委员工作室,采取“固定+移动”的模式,以协商议事室、院坝、凉亭、长廊等为场所开展协商活动,打造各具特色的普法强基“院坝协商”典型样板。

三是突出普法重点。近年来发生的重大案事件,犯罪地多发生在农村地区、城郊接合部,犯罪主体多为文化水平较低、身处矛盾纠纷中的当事人。因此,在开展普法工作时,曲靖突出普法重点,不断提升普法工作质效。首先,聚焦重点区域,将全市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高、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信访问题突出的农村地区、城郊接合部、矛盾纠纷多发地、边远山区等确定为重点普法区域。如深入近年来命案较为多发的乡镇(街道)开展6轮集中下沉普法,强化以案释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着力提升普法针对性、实效性。其次,精准发力重点对象,把文化程度较低的社会闲散人员、外出务工人员,婚恋家庭、邻里关系、经济纠纷等矛盾双方当事人等人群作为重点普法对象。如根据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发现的线索信息,将相关风险人员按照风险等级逐级交办疏导,“点对点”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围绕外出务工群体,发放《务工人员实用法律手册》等普法资料,建立外出务工群体普法联络员、普法联系点、法律服务保障等机制;围绕青少年群体,开展普法主题班会、“家长法治课堂”等活动。

四是创新普法方式。普法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形式,培育公众的法治意识。

本刊记者:曲靖在普法方式上做了哪些创新探索,形成哪些成功经验?

王文生:在开展普法工作时,曲靖深刻感受到,只要采用新颖、丰富、贴近生活的形式,群众就特别感兴趣,普法效果也特别好。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下了功夫:

一是联合市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文工团等部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情景剧、快板、小品等方式,编排一批“接地气”的法治宣传文艺作品,在全市矛盾纠纷较为突出的30个乡镇举办“普法进万家·平安伴我行”展演,并在省委政法委支持下进行全省网络直播。

二是依托全市新媒体平台创作推出线上普法宣传产品,推出《法治曲靖》、《普法公开课》电视栏目、“以案释法”、“小司说法”等普法专题,制作“小警说法”微电影、微动漫、情景剧等法治宣传作品,开通上线“知法明理”学法小程序,不断提升普法质效。

三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积极探索双语普法新模式,结合当地唱山歌习俗,创作《普法强基阿溜溜》《拒绝家庭暴力》等系列山歌,歌曲内容通俗易懂、旋律熟悉亲切,在百姓口中广为传唱,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本刊记者:下一步,曲靖的普法工作将从哪些方面继续发力?

王文生:从实践来看,将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有利于在全社会更好地培育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所以,加强普法工作的成果转化,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主要方向。

首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普法工作进一步嵌入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命案防控攻坚、婚姻家庭纠纷排查化解等专项工作中,贯穿化解纠纷、排查隐患、信访接待、接处警、特殊群体服务管理等工作全过程,实现普法与调处化解、疏导稳控一体化推进。

其次,持续推动普法教育进网格,动态更新重点普法对象数据库,及时推送共享,提升普法工作的实效性。发挥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作用,运用议事会、理事会、听证会等形式,开展以案说法、释法明理等群众法治交流活动,引导群众强化法律规则意识,提升法治素养。

最后,进一步夯实普法基层基础,注重把维护公共秩序、引导民风民俗、规范日常行为、邻里和睦、孝老爱亲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发挥其规范引导调节作用,将基层治理“软约束”变为“硬抓手”。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