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杨爱兰:幽兰花开爱无疆

2021-07-19 11:59:24 来源:湖北人大网 作者:丁俊 -标准+

原标题:宜昌市人大代表杨爱兰:幽兰花开爱无疆

她尽锐出征,用精湛医术撑起了生命重托;她扛责上肩,用大爱情怀诠释了神圣使命;她初心向党,用无私奉献谱写了平凡赞歌。她,就是宜昌市人大代表、枝江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呼吸内科主任杨爱兰。


医者,不负生命重托

宜昌市人大代表杨爱兰在抗疫一线

自参加工作以来,杨爱兰始终把掌握丰富医学知识和提高自身临床医疗水平作为基本准则,无论是节假日还是休息时间,值班室、病房中总能看到她的身影,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她多次参与危重症手术病人监护与会诊抢救,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医院接诊了一例气管异物吸入病人,在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救治过程中,病人气道分泌物喷射而出,连病人家属都避之不及,但她勇敢面对、争分夺秒,在纤支镜下取出了误吸的半粒花生米,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欢乐祥和的氛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医院就是战场,杨爱兰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第一个报名参战。面对医师资源、防护物资紧缺的状况,为争取每一分钟救治时间、节省每一件防护装备,她经常坚持不喝水、不吃饭、不上厕所,连续工作六小时以上。全院58名确诊病例中,20%都是危重症患者,并以老年人居多。他们精神状态差,严重影响救治工作开展。面对这种情况,杨爱兰牵头成立心理干预小组,帮助患者树立对抗病魔的信心。当时有一位90岁高龄患者听到女儿、女婿也都患病的消息后,不仅不吃不喝不说话,还拒绝一切治疗。杨爱兰坚持每天与老人拉家常、聊心事、做疏导,还发动老人亲友说服老人配合治疗,让其重燃求生的欲望,最后成功治愈出院。从第一名患者入院到宜昌首例治愈患者出院,再到全院58例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的68天中,杨爱兰一直坚守在一线,真正履行了疫情不退、决不后退的誓言。


代表,不辱人民期盼

杨爱兰在枝江市七星台镇董家湾村收集社情民意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当选宜昌市人大代表以来,杨爱兰深知要始终把为民代言解难题作为履职行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走访调研,收集社情民意50余条。

2017年,她针对基层医院技术人才缺乏、设备配置率不高、基本药物目录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在宜昌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大投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得到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有力推动了医联体建设和以城区三级综合医院为龙头、县级医院为骨干并覆盖乡镇卫生院的医疗集团的成立,促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同时,杨爱兰主动为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以及看病难、看病贵等民生问题探索有效路径,提出《关于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的建议》《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加强市民文化建设的建议》等多条建议,既接地气,又深刻表达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呼声。这些建议得到了宜昌、枝江两级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惠及了全市人民。


党员,不忘初心使命

杨爱兰在董家湾村淡昭军家查看农作物收成

“我和昭军打心眼里感谢您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经常来看望,还送这送那的……”村民淡昭军的母亲握着杨爱兰的手激动的说道。这是近日发生在七星台镇董家湾村的一幕。

董家湾村三组村民淡昭军,今年46岁,未婚,十三年前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现与77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目前两人都已丧失劳动能力,只能依靠四亩多地种菜为生。作为单位党委副书记的杨爱兰得知淡昭军实际情况后,主动将他家作为自己的对口联系点,每月探访两次,风雨无阻,除帮忙照顾其母亲、送米面油等各种物资外,还争取各方资源进行帮扶救助。为助其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杨爱兰邀请专人教导其发展豇豆、萝卜等蔬菜种植及家禽养殖,并提供附近建筑施工、劳务用工等就业信息,协调村两委聘请他为公益性岗位人员,负责村内部分沟渠管护,增加其收入,帮助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现如今的他,已稳定脱贫,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向往。

杨爱兰用自身言行践行着人大代表的初心与使命,她的奉献精神、拼搏劲头,感染带动着身边的每个人。(丁俊)

编辑:张红兵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