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张为人:三星堆这样进入国家规划

2021-06-04 13:32:42 来源:四川人大网 作者: -标准+

原标题:三字抵千金,三星堆这样进入国家规划 ——访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张为人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

三星堆考古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中华文化5000年不间断的历史,证明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

三星堆是四川的“宝贝”。

立法保护三星堆遗址,四川有行动:5月26日,《四川省三星堆遗址保护条例(草案)》首次提交四川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昭示着专属于三星堆的法律“金钟罩”已初见雏形。

推动从国家层面保护利用和建设三星堆考古遗址,四川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有成果:国家发改委采纳四川代表建议,将三星堆纳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者就是全国人大代表、省政府副省长罗强,全国人大代表、省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张为人。近日,记者采访张为人,了解其中的经过。


关注,所以能提出有分量建议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在驻地举行分组会议,审查计划报告、预算报告和《“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在审议前的一天,张为人代表就把厚厚的《规划纲要(草案)》从头到尾认真阅读了一遍,从中寻找四川发展与“十四五”规划的结合点。阅读中,他看到了《规划纲要(草案)》第87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内容列表中这样表述:“……开展江西汉代海昏侯国、河南仰韶村、良渚古城、石峁、陶寺、曲阜鲁国故城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为啥没有将三星堆考古遗址列入?三星堆考古成果深刻证明了古蜀文明是多彩中华文明的重要分支,深刻证明了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灿烂篇章。张为人对此很纳闷。他告诉记者,与汉代海昏侯国、河南仰韶村、良渚古城等相比,三星堆遗址毫不逊色。去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闻,第一条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对考古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第二条是三星堆遗址的新发掘。“随着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进一步呈现,三星堆遗址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不断加大,应该将三星堆遗址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当晚,经反复推敲,张为人在发言稿上写了三条建议,其中第二条就是在《“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加上“三星堆”。

3月7日当天,张为人代表所在四川代表团第一组,全国人大代表中的省领导带头发言,其他代表发言也很踊跃。他一边听代表们的发言,一边琢磨自己的发言内容和角度。他在发言中明确建议在《规划纲要草案》第87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内容列表中,将三星堆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因发言时间不能过长,我必须构建充分的建议理由。”国内诸多的国家考古遗址名称脱口而出,三星堆的地位和作用娓娓道来。言毕,在场代表点头赞同。为确保所提建议能得到及时反映,第二天张为人拿来会议简报翻阅,看到上面记载了自己所提建议才放了心。

“我提出三星堆这个建议,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之前,张为人一直关注巴蜀文化和省内重大考古新发现,他说自己在今年3月去北京参加全国“两会”之前的一年时间里,自己利用休息时间先后到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遗址和宝墩遗址参观,感知古蜀文明,接受巴蜀文明的滋养。

3月9日,张为人看到国家发改委给他写来的感谢信放在他房间的桌子上,感谢信写道:根据您的建议,我们在《纲要草案》第三十六章专栏的“04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增加“三星堆”。

他甚是高兴。后来他也了解到当天代表团分组发言中,全国人大代表、省政府副省长罗强也提出同样的建议,国家发改委同样致信表示感谢。


点赞,为能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喝彩

此后过了近半个月,央视直播三星堆考古,三星堆由此吸引全球目光。知情的人都称赞四川的全国人大代表有超前的眼光。四川全国人大代表微信群里晒出国家发改委的感谢信后,代表们纷纷为罗强、张为人代表点赞。

张为人对记者说,在3月20日央视没有直播三星堆之前,三星堆也没有被世人广泛关注,一般不会想到让三星堆进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此外,厚厚的《规划纲要草案》要逐条读完,也得花一些功夫,是否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内容列表中将三星堆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之列,也颇费思量。

“收到感谢信,我当时觉得意外,也很高兴。” 张为人说,他之后向罗强副省长报告过此事。罗强说他在审议发言中也提出过同样的建议,后来也知道罗强副省长也收到同样的感谢信。

“此建议被采纳,也谈不上有啥自豪,因为每年全国人代会期间四川团很多代表的建议意见也都被采纳了。作为四川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肩负重任,就要代表人民,认真履职,向国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意见。” 张为人说,人大代表提出建议意见,首先要考虑建议本身有没有价值?有没有可能?不能只强调自己关心的,或者是四川需要的。


要让建议的价值最大化

全国人大代表提的建议一定要聚焦大事,围绕国家战略来聚焦四川发展,通过建议落地来促进四川发展。张为人坚持这样的观点。

同样是建议,放在不同地方提,效果就不一样。经过这次经历,他的履职体会很深。“想把三星堆加进规划纲要草案里,在哪里加呢?三星堆与《规划纲要草案》第87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内容列表中的考古遗址是不是同类?孰高孰低?你建议写进去之后对四川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张为人说他在审读纲要草案时对这些问题作了认真的思考。

“如果把三星堆遗址保护放在《规划纲要草案》中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这句话来提,意义不大,因为这仅是一般性强调,不是一个具体的项目,很难落地。”张为人说,如果不是具体项目,缺乏抓手,也难以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在正式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文字表述就是“……开展江西汉代海昏侯国、河南仰韶村、良渚古城、石峁、陶寺、三星堆、曲阜鲁国故城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这意味着三星堆就成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它的建设是国家规划明确的,当然成为国家项目了,自然就是国家级的,建设的主体也多应是国家。

张为人表示,三星堆的事自己不提,其他代表也会提,但多一人提也是多一份力量,能写入国家规划也是巧合和庆幸。作为四川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闭会期间将认真调研收集情况,为四川高质量发展和治蜀兴川鼓与呼。(孙信志)


相关链接:三星堆进中学历史课

三星堆遗址及两个大型祭祀坑的发现,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学历史课本上也还没有三星堆的内容。2006年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当时来自四川德阳的两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书面建议,认为三星堆作为长江文明的杰出代表,编写入中学历史教科书十分必要,呼吁将三星堆列入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教育部当时的答复也认为三星堆作为迄今发现的长江上游地区辉煌的古代文明,是中华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列入中国历史课程标准,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历史文化,增强对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性的认识。至此,三星堆才写进中学历史教材。

编辑:张红兵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