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 本报记者 刘志月 刘欢
因5万元的房屋租赁纠纷,科技公司一纸诉状将保健品公司告上了法庭。
经涉企案件经济影响“双向分级”评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综治中心组织下,全市首推“法院+工商联+协会”协作机制,将案件委派给区工商联开展诉前调解。
最终,保健品公司即时履行义务,科技公司撤诉。
这起民商事纠纷的高效调解,是汉阳区综治中心实战实用的生动展示。
汉阳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周杰告诉《法治日报》记者,作为“高山流水遇知音”故事的发源地,汉阳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根工程”,着力打造“区—街—社区—小区—楼栋”五级多元解纷体系,当好群众“知音人”。
事事都讲法
“放心,汉阳区一定会把问题解决好!”得到汉阳区综治中心负责人刘兵晶的答复,张氏兄弟红了眼眶。
2024年11月28日,他们的父亲在工地做工时不慎摔伤,后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多次讨要赔偿无果,兄弟俩开始四处反映情况。
刘兵晶打下如此“包票”,底气在于他身后高标准打造的汉阳区综治中心。
近年来,汉阳区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在区综治中心有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信访、人社、退役军人事务、妇联、工会、住更、法学会等11个部门派员常驻,卫健等多个部门和组织定期轮驻、按需驻点,确保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在汉阳区委政法委指导下,区综治中心组织成立调解工作专班,经多轮“背靠背”调解,各方就赔偿问题达成调解协议。
当他们就调解协议申请司法确认时,汉阳区法院派驻区综治中心法官叶凌芳审查发现,里面缺乏两份关键材料——当事人的授权委托书及伤残鉴定。
经法官指导帮助,张氏父子补齐相关材料,法院出具裁定书,依法化解该起纠纷。
“调解和办案一样,必须依法依规进行,才能经得起法律和时间考验。”叶凌芳说。
汉阳区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负责人周大鑫对此深有体会:“在区委政法委统筹指导下,依托区综治中心平台,我们建立起‘工会+法院’‘工会+检察’‘工会+人资’等联动解纷机制,在法治轨道上化解矛盾纠纷,调解起来更有底气了。”
据悉,汉阳各级综治中心正组织开展分层分级全覆盖的培训,着力提升广大调解员的法治意识和业务能力,确保群众诉求得到依法依规办理。
件件有回应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赵女士走进汉阳区综治中心。
赵女士和丈夫刘师傅是安徽人,在汉以建筑行业务工为生。
刘师傅在一次施工过程中,不慎摔伤腰椎,长期卧床。家里的顶梁柱倒了,让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更加困难。但雇主仅支付部分医疗费,拒绝赔偿。
“接待赵女士后,我们认为符合支持起诉的条件。”汉阳区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主任余汛芳告诉记者。
汉阳区检察院在区综治中心召开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决定对刘师傅支持起诉,并积极对接法律援助中心为刘师傅指派律师、对接区法院开辟支持起诉“绿色通道”。
最终,法院采纳检察机关的支持起诉意见,为刘师傅依法维权。
汉阳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罗琴介绍,该区创新构建治理格局,现已打造“区级大联盟—街道指挥部—社区作战室—小区桥头堡—楼栋前哨岗”五级多元解纷体系,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就能把事情解决好,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汉阳区鹦鹉街道夹河社区颐翠苑小区居民也是其中的受益者。
颐翠苑是个老旧小区。以前小区门前有个停车棚,因修路准备拆除,导致居民电动车停放和充电成了大麻烦。
“我们组织社区工作者、下沉党员等各方力量,挨个上门征求意见,最终达成共识。现在新停车棚改建好了,路也通了。”鹦鹉街道综治中心负责人尹敬民介绍,该中心通过“受理、分流、协调、处理、调解、服务、反馈”等流程“一站式”运行,对上衔接区综治中心,对下指导社区综治服务站,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应。
现如今,“有纠纷,找综治”已成为汉阳群众的共识。
数据显示,近3年来,汉阳区综治中心受理矛盾纠纷3.1万余件,且呈逐年递增趋势;区法院受理民商事案件数量逐年下降。
人人来参与
“老徐又开始巡逻了啊,天热来我这喝点水。”
大暑时节,徐国强和往常一样,在社区里巡逻,不时有居民向他打招呼。
老徐是汉阳区建桥街道青石社区的老居民,也是社区义警队的骨干成员。
前不久,老徐立下一件“大功”。
那是一个深夜,老徐在小区内巡查,一个鬼祟身影引起他的警觉。定睛细看,原来是社区在册吸毒人员李某。他立即将情况告知社区民警郭智辉。
收到线索后,汉阳区公安分局建桥派出所立即安排民警赶到现场蹲守布控,迅速将李某抓获,并顺藤摸瓜扩线追抓10名涉毒人员,打掉一个吸贩毒链条。事后,民警给徐国强送来锦旗。
“在社区工作33年,第一次看到有派出所给群众送锦旗。”在青石社区党委书记罗茂平看来,青石义警队打破“社区治理仅靠职能部门”的单一模式,让广大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一城汉阳人,半城志愿者。”像青石义警队这样的群防群治组织,遍布汉阳大街小巷。
汉阳区依托378个小区矛盾纠纷调处站、614个小区党支部、5581个楼栋党小组,组建起一支由网格长、小区党支部书记、楼栋长、志愿者构成的万人“知音调解”红色工作队,24小时驻扎在居民身边,为居民解决身边事。
不被动等群众上门。汉阳区连续3年开展小区遍访行动,由区级领导、街道干部、社区两委、网格长、民警等带领小区党支部书记、楼栋党小组组长,走访全区43万户小区居民,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编辑:刘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