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通讯员 李佳雪 杨慧
在黔西北的山水画卷中,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静卧千年。琉璃瓦叠映历史沧桑,青石板路蜿蜒岁月长河。守护这份厚重与安宁的,是一支被群众亲切称为“平安管家”的队伍——织金公安。红蓝闪烁的警灯、危急关头的冲锋、细致入微的检查、日夜不息的巡逻,是他们无声的平安承诺。
夜幕降临,华灯点亮贯城河,平远古镇与大府头广场游人如织。装备齐整的民警、英姿飒爽的特警,成为熙攘人潮中最安心的存在。“我们必须常态化巡逻,确保群众第一时间能找到警察。”双堰派出所民警余莎的话语,道出了“流动管家”的日常。
高效行动印证着这份承诺。“山禾源附近发现2名在逃人员,立即抓捕!”接到110指挥中心指令后,特(巡)警大队便衣小组立即启动“135快反”机制,依托情指中心支撑,仅用10分钟便将嫌疑人抓获归案。这得益于织金公安“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的高效运转。通过“空地一体”“智慧警务”建设,巡防工作已从“人海战术”升级为“精准布警”,从“单打独斗”转变为“合成作战”。
街头亦是快速处置的阵地。“快住手!”在水乡一KTV门口,几名青年因纠纷激烈推搡,特(巡)警大队巡逻防控一中队队长喻龙带领快反队员迅速介入,及时调解避免矛盾升级。在快反机制下,巡逻组警力组成街头最小“快反单元”,能在动态巡逻中快速应对各类突发状况。
踏入织金古城,青石板路蜿蜒向前,飞檐斗拱间流淌着千年的文化脉络。守护这份文化根脉,是织金公安的另一重使命。东山寺、财神庙等25处国宝级古建筑,是织金的文化瑰宝。为守护这些“老祖宗留下的无价之宝”,织金公安以县政府广场街面警务站为“点”、步行街巡逻组为“线”、双堰社区联防单元为“面”,构建起立体防控网络。
此外,织金公安还联合文旅、消防部门开展“拉网式”消防安全检查,对步行街商户的安全设施定期排查,向群众宣讲文物保护知识。从街面警务站的快速响应,到与商户、社区的联动共治,“专业管家”们用细致守护,让历史瑰宝安然无恙。
织金公安以脚步丈量古城肌理,用科技赋能现代警务,将平安答卷写在青石板路上,刻进飞檐斗拱间,更融入百姓笑颜里。这支新时代的“平安管家”队伍,正以忠诚与担当,守护着千年古城的岁月静好与烟火人间。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