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毕节七星关法院“三链协同”工作法推动道交解纷提质增效

2025-07-03 14:11:58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通讯员 何清鑫 

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法院朱昌人民法庭,立足道路交通事故纠纷案件集中审理优势,以专业化审判为抓手,构建“专业指导链-标准协同链-多元共治链”为核心的“三链协同”解纷工作法,做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能,助推道交纠纷实质化解见成效。 

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全区道交纠纷诉前化解率同比提升15.37%,纠纷判决数同比下降59.74%,全区交通事故成讼率下降至2.21%。 

据了解,由朱昌人民法庭三名员额法官和两名法官助理担任“调解指导员”组建了网格化指导团队,精准对接辖区各乡镇、交警中队及市保险行业协会,形成“定期培训+庭审实训+即时指导”三维指导体系,以当好调解组织“娘家人”理念,助推调解员从“被动参与”向“主动研判”转变。 

结合专业性行业性调解要求及调解员反馈需要,该法庭通过“先行调解流程指引、司法确认申请指引、文书标准化模板、案例精选解析、实务注意事项”等内容,规范细化调解组织标准步骤;联动法院、交警、司法、保协、保险公司召开全区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多元解纷工作座谈会,结合审判实践,与保险机构就道交纠纷疑难问题讨论形成调解判决规范参考,实现“赔偿规范、标准统一、高效解纷、类案同判”的治理目标。 

通过制定《先行鉴定工作实施办法》《道交先行鉴定评估会议纪要》,依托道交一体化平台,通过“立案识别推送、在线实时办理、专案专员跟进”的道交纠纷先行鉴定机制,“清单式”指引鉴定,道交纠纷先行鉴定平均用时由56天压缩至38天。通过专业鉴定赋能,推动道交纠纷化解“提档加速”。  

同时,法院、公安、保险协会推动设立“七星关区道交纠纷一体化处理调解工作室”,打造“枫和七星”道交纠纷调解品牌。通过线上或驻庭开展调解,多线并行深化司法确认,多调联动注入基层社会治理效能。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行业调解纠纷占比30.77%,行业调解自动履行率达100%,执行完毕率和执行到位率均列全市第一。 

此外,朱昌人民法庭以数字赋强为牵引,构建“线上调解指导工作群+云端解纷平台”双轮驱动体系。依托微信等即时通讯工作搭建“线上调解指导工作群”“七星关区道交解纷群”,实时为调解员提供线上咨询、案例解析和调解策略分析指导。建立“普通问题1小时响应、疑难问题当日会商”响应机制,实时抓取在线高频咨询问题,形成《道交调解指导参考》《风险防控提示》。依托智慧法院“一站式”线上服务,只需手机“扫一扫”即可“视频连线、隔空协商”。让数据在云上跑出加速度,推动道交解纷提质增效。 

下一步,朱昌人民法庭通过创新“三链协同”机制,推动专业化审判与多元解纷深度融合,更以数字赋能跑出司法为民“加速度”,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毕节样本”。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