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法治分论坛在安徽合肥举行。论坛以“良法善治共筑网络精神家园”为主题,在圆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围绕“AI治理的法治生态”议题,就AI时代的企业合规、影视产业发展、法治生态建设等问题展开探讨,共商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法治建设发展议题。
“AI治理的法治生态”圆桌对话环节由法治网总裁万学忠主持。
联想集团副总裁高唤栋:AI的普遍应用与推广使企业面临着新型数据合规治理挑战。就训练数据来源合法合规挑战而言,训练数据主要来源于直接收集、外部采购和互联网爬虫这三大渠道,不同的来源要求不同的合规义务,因此需要构建差异化的合规管理体系。当前全球数据出境的监管政策、新规等相继出台,监管要求和标准不断更新,带来了AI使用过程中的数据出境合规挑战。隐私保护方面的挑战在于跨智能体、跨端的复杂应用场景下多方主体合规责任划分与界定。
中兴通讯副总裁、首席合规官黄智敏:中国企业在拓展国际市场的过程中面临的数据合规风险与挑战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各国数据合规立法要求不一,增加了企业合规的难度和成本。其次,外部立法的快速变化及执法日益趋严考验着企业的应变能力。另外,企业业务场景复杂多样,全面且无遗漏地落地法律法规要求,对企业合规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最后,考虑管理成本和数据合规管理带来的效率损耗,企业需要做好合规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之间的平衡。
腾讯集团法务副总裁刁云芸: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关乎经济全局与创新未来,中国数字内容产业总规模已迈过1.6万亿元人民币的大关,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增长潜力,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产业链延伸等方面直接推动了AI的技术发展。AI时代影视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版权保护。侵权平台利用算法、聚合盗版,谋取巨额非法利润,导致影视企业持续亏损,破解困局的关键在于有效版权保护。持续产出优质AI内容,必须构建健康网络生态,必须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完善版权体系。短视频、搜索引擎、浏览器等平台应强化主体责任,一方面,严禁通过算法推荐、搜索排名等方式为侵权内容提供推送或导流,另一方面,积极运用技术手段,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做好侵权内容的防控。通过技术与法律协同,形成“优质内容-正版消费-创新回报”的良性循环持续产出优质AI内容。
抖音集团法律研究与合作负责人丁道勤:加强人工智能治理的协调和“全球对话”,提升AI技术的可及性,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人工智能的治理和立法需要面对技术革命的多重变数以及产业迭代带来的极大不确定性,为了更好激发人工智能的生产力属性,可以在现有立法中增加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副秘书长徐倩华: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专委会主要是为了发挥参谋助手、桥梁纽带作用,以协同产业、行业推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为职责,组织交流、推动科研、推广成果、倡导规范,凝聚业界共识、汇聚行业力量,推动人工智能安全与发展。为了促进AI法治生态构建,在立法建设方面,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专委会组织法学专家聚焦算法治理、数据跨境流动等前沿课题开展人工智能新兴领域立法研究。在行业自律方面,专委会通过制定发布行业自治公约,倡导企业建立覆盖技术研发、产品认证、市场准入的全链条法律监管体系,促进行业形成“头部带动、链式传导”的创新范式。在普法宣贯方面,专委会整合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企业、科研院所、律所等全产业链资源,形成“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探索技术标准与管理制度协同落地路径。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黄澄清:互联网的应用产生了海量数据,得益于大数据发展所奠定的基础,人工智能已然成为了网络领域新的里程碑。互联网作为全球基础设施,世界各国致力于互联网治理和规则设定。联合国曾提出建设以人为本、具有包容性、人人受益的互联网,努力消除数字鸿沟、实现信息无障碍,这些原则为网络立法和技术支撑指明了方向。中国互联网应用领先,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网络治理处于领先水平,但网络治理仍存在一定难度。网络的开放性使每个人既是信息传播者也是信息获取者,由此产生了有害信息治理和信息安全的需求。人工智能的治理比网络治理更为复杂,应把握以人为本、智能向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障各相关方的利益。
编辑:丁月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