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刘江:大模型技术将重塑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

2025-04-14 13:49:24 来源:法治网 -标准+

智谱首席生态官、图灵公司联合创始人 刘江

3月29日,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人民邮电出版社、智元法律课堂及承泽商学联合主办的“2025人工智能时代法商年会”在京举办。智谱首席生态官、图灵公司联合创始人刘江发表主题演讲,深入解析了大模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他表示,人工智能正从专用智能迈向通用智能,其影响将远超互联网革命,重塑社会生产、经济结构乃至人类生活方式。

人工智能技术的演进:从神经网络到大模型的突破

刘江在演讲中谈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技术积累与突破。自1943年神经网络理论提出以来,人工智能经历了多次起伏,但早期受限于算力和数据规模,发展较为缓慢。直到2010年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算力的提升,神经网络技术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大模型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始于2020年,OpenAI推出的ChatGPT3模型以1750亿参数规模实现了语言生成能力的质变。”刘江表示,这种能力的提升使得人工智能首次能够以“类人”的方式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彻底改变了传统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式。他表示,中国在大模型领域的追赶速度惊人,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大模型在推理能力和语义生成方面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知识工作的重塑:从初级岗位到复杂任务的全面替代

刘江认为,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对知识密集型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知识工作者的许多重复性、机械性工作,如合同审查、案例检索、数据整理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被大模型技术全面替代。

“初级岗位的替代只是一个开始,未来5至10年,人工智能可能进一步渗透到更复杂的任务中,包括法律咨询、医学诊断、教育辅导等领域。”刘江认为,知识工作者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将重复性工作交给人工智能,而将更多精力投入需要创造力和人类判断力的复杂任务中。

智能体与多模态:未来服务的新形态

在谈到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方向时,刘江提到“智能体”和“多模态”是两个重要趋势。智能体能够独立完成复杂任务,如自动检索信息、生成报告甚至模拟决策;多模态技术则使人工智能能够同时处理文字、图像和语音等多种信息,为用户提供结果更直观的交互体验。

“未来的知识服务可能不再依赖传统的APP或小程序,而是通过智能体直接完成。”刘江描绘了一幅未来图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专属的“数字助手”和“实体机器人助手”,它不仅能够理解用户需求,还能通过不断学习优化服务。

人工智能革命:社会结构与经济模式的深刻变革

刘江将AI的影响类比为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或让全球人均GDP增长100倍以上,而AI可能带来更深远的经济变革。”他认为,当社会生产力因AI大幅提升后,传统经济竞争模式可能改变,全球关注点将转向可持续发展、资源分配等更高层次议题。不过,他也提醒,AI的快速发展也带来挑战,如就业结构调整、伦理安全等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探讨治理框架。

编辑:薛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