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胡云腾:“双轮驱动”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04-14 13:45:07 来源:法治网 -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会长 胡云腾

3月29日,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人民邮电出版社、智元法律课堂及承泽商学联合主办的“2025人工智能时代法商年会”在京举办。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会长胡云腾发表题为《民营企业保护》的主题演讲,深入剖析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的犯罪治理难题,提出“内部治理优化+外部法治完善”的双轮驱动路径,强调通过案例法治与程序正义筑牢民营经济法治屏障。

深化经济犯罪治理,保护民营企业权益

胡云腾援引司法大数据表示,近年来我国经济犯罪案件数量持续增长,其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涉税犯罪、内部腐败等问题尤为突出。

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1万余人,同比上升25%。针对民企高管犯罪问题,胡云腾表示,犯罪高发不仅损害企业健康,更动摇市场信心,“保护民营企业权益是落实中央政策、回应社会期待的核心命题”。

内部治理+外部治理,双轮驱动护航民企

胡云腾呼吁民营企业强化内部治理,从“办企业”到“办信仰”,将企业视为“信仰”而非短期逐利工具。部分民营企业因内部管理不善、抗风险能力薄弱,往往容易遭受市场波动的冲击、商业欺诈的侵扰以及员工贪腐的侵蚀,“长寿企业需以合规文化筑基,将法治思维融入经营血脉”。

在外部法治层面,需要平等保护与程序正义双轨并进。胡云腾提出“三平等”原则:一是企业性质平等,反对区别对待传统企业与科技企业;二是地域平等,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三是政策稳定平等,避免法律频繁变动导致预期紊乱。他强调,“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需通过具体案件体现公平,避免政策“悬空”。

案例法治:以“一案公正”树长久信心

作为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会长,胡云腾力推“案例法治”理念:“一个错案足以摧毁百家企业的信心。”他呼吁司法部门以典型案例树立标杆,落实“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的要求。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浪潮,胡云腾教授提醒,AI在提升司法效率的同时,可能加剧数据滥用、算法偏见等风险。他倡议法学界与科技界合作,探索AI辅助裁判的伦理边界,构建“技术向善、法治兜底”的治理框架。

编辑:薛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