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人民邮电出版社、智元法律课堂及承泽商学联合主办的“2025人工智能时代法商年会”在京举办。在“AI时代下的企业全面合规体系搭建”圆桌交流环节,律新社创始人、CEO王凤梅担任主持人,《合规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主要起草人之一樊光中,中国贸促会全国企业合规委员会专家、中关村人才协会企业首席合规官50人论坛秘书长丁继华,泰康保险集团合规负责人靳毅,围绕AI技术对合规管理的影响、数据伦理风险、合规人才能力重塑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AI技术浪潮:合规管理效率与风险并存
首轮讨论聚焦“AI技术对企业合规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樊光中表示,AI将推动合规管理进入“人机协同”时代,标准化流程自动化率或超80%,但数据隐私、算法歧视、知识产权侵权等风险需人工复核与制度约束。他以公共服务行业为例,提到“AI客服已替代传统人工回访,但异常问题仍需人工干预”。
丁继华结合行业实践警示,AI应用需平衡效率与伦理,例如物流企业通过智能头盔监控司机行为,可能引发员工隐私争议。“数据清洗与算法透明度是合规核心,企业需在战略层面建立技术应用的‘安全阀’。”
靳毅从企业视角坦言:“AI可能替代基础法务工作,合同审核自动化倒逼团队转型。”他提出,合规部门需从“风险管控者”升级为“价值创造者”,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挖掘数据价值,例如利用AI追踪合同履约偏差,联动反舞弊治理。
合规落地:从“纸面制度”到“人机闭环”
图为《合规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主要起草人之一樊光中
第二轮讨论围绕合规理念与技术创新融合展开。樊光中表示,AI可辅助标准化合规义务梳理,但“自愿性合规要求”需人类共情能力,例如利益相关方诉求分析。“未来岗位或分为纯AI岗、人机协同岗,合规管理需围绕业务场景设计闭环模型。”
图为泰康保险集团合规负责人靳毅
靳毅分享了泰康保险的创新实践:“我们正在构建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将合同审核从单一节点扩展至全流程管理”。他表示,AI的引入不仅提升了合同审核效率,还为反贪腐与纠纷处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图为中国贸促会全国企业合规委员会专家、中关村人才协会企业首席合规官50人论坛秘书长丁继华
丁继华补充称,合规文化是落地根基:“企业价值观决定AI应用方向。若管理层唯效率至上,技术可能沦为违规工具;若以‘基业长青’为导向,AI将成为合规文化的放大器。”
首席合规官画像:战略思维与持续学习能力
末轮讨论聚焦合规人才素质与文化建设。丁继华提出首席合规官须具备四大能力:正直品质、跨部门领导力、战略前瞻性、持续学习力。“AI时代,合规官应是‘法商融合’的桥梁,既能理解技术逻辑,又能预判政策与市场风险。”
靳毅坦言,团队正通过细分场景垂类模型探索转型:“例如训练AI代理辅助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人类则聚焦非结构化沟通与复杂博弈。未来合规人才需兼具法律、IT、商业的复合背景。”
樊光中提出,合规团队须具备持续学习能力与技术敏感度:“AI时代要求合规官成为技术的翻译者,将法律语言转化为算法逻辑”。他建议企业通过私域化部署AI模型,培养团队的技术驾驭能力”。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AI既是合规管理的“加速器”,也是价值观的“试金石”。企业需在技术应用中坚守“以人为本”,通过制度设计、文化培育与人才升级,实现“效率与安全”的动态平衡。正如王凤梅所言:“当标准化工作被AI替代,人类的价值将更体现在‘动心’与‘走心’的智慧中。”
编辑:薛金丽